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4-28 17:37:19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 黄玄峰 张巧
晨雾漫过华容县七星墩遗址的陶片堆,露珠在千年前的纹路上凝结成诗;暮色垂落营地的星空帐篷,晚风裹着皱皮柑的清香拂过桃花山麓。这是美丽东山镇的一个缩影。
华容县东山镇是长江入湘第一镇,在这片蕴含古色、红色、绿色的多彩大地上,华容县人大代表沈婧将文旅融入乡村振兴规划,将散落的山水人文编织成锦绣图画,陶片堆里的文明密码、果园枝头的黄金果实、百姓舞台的铿锵鼓点,都在她的履职笔记里成为文旅产业发展的动人韵脚。
华容县人大代表沈婧(左一)在果林研讨产业发展
“基地”+“阵地” 下好“先手棋”
手持一张泛黄的地图,沈婧站在东山镇荒坡上,目光扫过七星墩遗址的陶片堆:“文旅融合不是摆花架子,得从‘家底’里挖真金。”作为县人大代表,这些年来,她坚持以“三步走”破题:摸底数、借外力、夯根基。
第一步,她带着镇村干部走遍25个村(社区),将镇域内的红色革命地标、绿色生态资源、古色民俗文化逐一建档,撰写出《东山文旅资源调研报告》;第二步,五赴湖南平江、三下湖北考察,把“他山之石”炼成“本地良方”,创新提出“村资源打底、市场化运作、农文旅赋能”发展模式;第三步,锚定“项目为王”,硬是把营地等多个景点规划从图纸“钉”进现实产业基地,一座座小木屋依山而建,“太空舱”智能旅居项目落地生根,七星墩遗址申报省级乡村博物馆,一个个文旅阵地成为东山镇文旅发展的生动实践。
东山镇桃花山村营地夜景
“乡村”+“文旅” 打好“组合拳”
“皱皮柑是东山的‘黄金果’,要让每颗果子都带着家乡故事走出去!”沈婧穿梭在果园间,仔细查看果树的长势。作为党外干部和人大代表,她利用自身资源,主动对接乡村振兴办、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等部门单位,打出“部门联动+产业融合”组合拳。与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协同策划了两届“东山皱皮柑推介会”,两年带动销量激增120%,红松菌、芦苇笋等农产品销售额突破500万元。
沈婧还结合石华区域党建,拉通多部门资源,串联石华两地文旅资源,两地联手打造虹夕营地这一特色文旅品牌,从2024年10月份开业至今共吸引两地游客超1.5万余人次。为更好宣传东山文旅,她还推出了“东山镇文旅工作视频号”,发布《东山向未来》《五个千年》等系列短视频,以图文、视频形式展现东山镇的非遗技艺、生态景观,总播放量突破50万人次。
华容县人大代表沈婧(左一)在东山镇小墨山康养基地天空之镜打卡
“活动+动力”共筑“同心圆”
为了进一步提升东山文旅质效,实现文旅产业从“资源沉睡”到“活力迸发”,沈婧联合各村(社区)策划“百姓大舞台”文化品牌,全年组织广场舞展演等活动10余场,惠及群众超万人次,让村民从“旁观者”变为文旅“参与者”。同步推动“非遗进校园”项目,在镇中小学开设东山历史课程,组织学生到七星墩遗址开展研学活动,累计覆盖学生2000余名,推动文化遗产传承与文旅体验深度融合。
依托“品牌活动引流+服务品质升级”双轮驱动战略,东山镇文旅产业实现转型升级,2024年全镇文旅综合收入同比增长近20%,切实将文化“软实力”转化为乡村振兴“硬支撑”。
东山镇第二届皱皮柑推介会及冬季村晚活动
从七星墩到桃花山,从皱皮柑果园到广场舞舞台,沈婧用沾满泥土的脚印串联起文旅融合的“金链条”。正是这位人大代表以“脚踩泥土、心怀热忱”的担当,让东山镇飘出新时代的振兴故事。
责编:吴天琦
一审:吴天琦
二审:徐典波
三审:姜鸿丽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