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刀四十载,木上刻春秋——记零陵“非遗”柳子木雕第三代传人柳景文

唐高翔 单建华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4-28 16:54:07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 唐高翔 单建华

一方几案、百件雕具,山河万象、人文百态在木上栩栩如生。这是零陵“非遗”柳子木雕第三代传人柳景文四十载的坚守。他以木为纸、以刀为笔,将岁月与热爱刻进每一道纹理。

1963年,柳景文生于木雕世家,作为唐宋八大家柳宗元堂弟柳宗玄的第四十一代后裔,他自幼受祖辈“精书画,善雕刻”的家学熏陶。12岁展露素描天赋,高中毕业后正式随父学艺,足迹遍布四方,终成独特风格。其作品题材广泛,人物、花鸟、山水皆信手拈来,尤其擅雕三国人物。1990年代,他创立柳子木雕艺术室,从此将一腔深情寄于刀木之间。

“一件好作品,需数月沉淀钻研。”谈及手艺,柳景文眼中有光。他不仅钻研雕刻技法,更注重文化积淀,家中摆满《论语》《三国演义》等文史典籍,以及木雕工艺专著。他坚信“艺术与文化相通”,创作时精准把握对象的时代特征与精神内涵,让《三英战吕布》《关公送嫂》等作品既显精湛技艺,又传递传统文化。

随着机械化雕刻冲击,传统木雕面临传承困境。柳景文忧心道:“三四年才能出师,年轻人难坐冷板凳。”但他从未放弃,创办“柳子木雕工艺”传习所,走进校园社区宣讲;成立工作室授徒传艺,如今已培养10名徒弟。这些弟子有的开创“定制木雕”带动就业,有的坚守一线传承技艺,让柳子木雕焕发新生。

从青葱少年到鬓染霜雪,柳景文始终以匠心守护非遗技艺。他用一把刻刀雕琢时光,更以一腔热忱续写着传统工艺的时代篇章。

责编:郭利

一审:郭利

二审:李礼壹

三审:李寒露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