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4-28 15:13:44
文|王勇平
在生活的大舞台上,有一种独特的艺术,它简单质朴,却蕴含着无尽的魅力,那便是“嗯、嗯”的艺术。
我家那可爱的孙子,在还没学会流畅说话之前,“嗯嗯嗯”就是他的专属语言,并因此获得过“嗯嗯小朋友”的称号。别看这一连串的“嗯嗯”,它就像一个神秘的武器,有着不可小觑的力量。
有一次,他爸妈有事出去了,小家伙玩了一会儿玩具后,就开始闹了,眼睛滴溜溜地转着,小嘴儿不停地发出“嗯嗯”声。他一边嗯嗯,一边挥舞着小手。那架势,就像一位指挥家在指挥一场盛大的音乐会,很快引起了我的注意。
随着他“嗯”的一声,小手同时指向他吃奶粉的专用座椅,我按照他的“指”意,把他抱上了座椅。紧接着他又“嗯”的一声,两只小手飞快地点了点座椅安全带,我心领神会地立马跟他系好了安全带。接着,他又“嗯”的一声,小手同时指向了奶瓶,这一下,我明白他到底要干什么了。我迅速冲了一瓶奶放到他手上。就这样,他轻而易举地成功地用这独特的“嗯嗯”语言,达到了他的目的——吃到一餐香甜的奶粉。
当他心满意足地喝完奶粉时,他爸妈回来了。妈妈看着他还在不停吧唧的小嘴,笑着轻声问他:“兔宝,你在干嘛呢?”我说他刚喝完奶。他妈妈带着惊讶的语气:“啊?我刚出去时才喂的呀!应该不饿呀!你这小家伙是在骗奶吃吧?”他那可爱的小嘴儿又发出了一连串的“嗯嗯”声,好像承认自己确实是骗奶吃一样,脸上还带着一丝神秘的笑意,更像是得意地炫耀自己的“战果”。我们一家人看着他都开心地笑了。这时候,我就想,这看似简单的“嗯嗯”,可不就是一种艺术吗?它是小孙子与世界沟通的桥梁,是他表达自我的独特方式。
这种方式充满了童真与智慧。
这让我不禁想起了我曾经的一位领导。每次下属跟他汇报工作时,他总是不怎么说话,只是静静地听着,时不时地轻轻吐出两个字:“嗯、嗯”。那声音,低沉而又沉稳,就像古老寺庙里的钟声,虽不响亮,却能在人的心中回荡。汇报工作的人站在他面前,看着他专注倾听的样子,听着那一声声“嗯、嗯”,心里虽然琢磨不透领导的真实态度,但也不至于不开心。大家都想着,也许领导是在认可自己呢。说不定领导在心里已经对工作有了全面的考量,这“嗯、嗯”就是他给予的一种无声的鼓励。
其实,这位领导深谙“嗯、嗯”的艺术。他知道,有时候倾听比说话更重要,适时的“嗯、嗯”能让下属感受到他的关注和尊重,也给自己留出了思考的时间。这简单的回应,就像一颗神奇的定心丸,让汇报工作的人能够安心地把话说完。
在与人打交道的过程中,“嗯、嗯”同样有着非凡的魔力。当朋友跟你倾诉生活中的烦恼时,你不要急于给出建议或评判,只需要偶尔轻轻地回应一声“嗯”。这一声“嗯”,就像一阵温暖的春风,能吹散朋友心中的阴霾。它传递出的是:你在认真倾听,你对朋友是理解的,是支持的。
有一次,我的一位老友跟我抱怨工作上的不顺,她滔滔不绝地说了很久,我就静静地坐在她对面,没说一句话,只时不时地回应一声“嗯”。她说完后,长舒了一口气,笑着对我说:“跟你聊完,我感觉好多了。谢谢你!”其实,我什么也没做,只是用“嗯”表达了我的陪伴。这就是“嗯、嗯”的艺术,它不需要华丽的辞藻和高深的语言,却能在人际交往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而在教育孩子方面,“嗯、嗯”的艺术更是不可或缺。孩子们天真无邪,充满活力,饱含热情。他们喜欢跟父母分享学校里的点点滴滴。无论是和同学一起做的有趣游戏,还是被老师表扬的小成绩,他们都会兴高采烈地跑回家,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当然,他们也会吐槽和同学之间的小矛盾,或者抱怨对作业太多的不满。这时候,父母最好的态度就是用“嗯、嗯”来回应。不要用教训的口气指手画脚,更不要批评责备。
曾经,邻居家的孩子是比较活泼开朗的,常常满心欢喜地跟父母报告喜讯。有一次,他跟父母说在学校画画比赛中得了奖,还得到了老师的表扬,但他不仅没有得到父母的肯定和鼓励,还被母亲数落了一顿:“得了奖就骄傲啦?你数学、语文成绩那么差,光画画成绩好有什么用?有本事你把语文和数学也拿个奖给我看看?”。孩子心中的一盆熊熊烈火顿时被无情浇灭,原本灿烂的笑容瞬间消失。
其实,孩子的心是稚嫩脆弱的,就像一个易碎的花瓶,是需要小心呵护的。如果一端被弄碎了就再也拼凑不起。如果孩子进步了,取得了成绩,做父母的要适时给予肯定和表扬;如果孩子遇到了困难或不愉快的事情,家长应该及时伸出援手。如果家长一味地说教指责,就会对孩子的心灵造成极大的伤害,并严重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
而我的一位朋友在这方面就做得很好。她的孩子经常跟她谈论校园里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有时抱怨同学抢了她的玩具,有时埋怨老师的不公平:今天老师表扬了谁谁谁,批评了某某某。有时也说一些开心的事:考试进步了得到了老师的表扬;她和同学关系闹僵了又和好了。等等。她什么都说,毫无顾忌。而我朋友每次都会认真聆听孩子的絮絮叨叨,耐心地听孩子讲完,从不插话,只是偶尔轻轻地回应:“嗯,嗯。”等孩子说完后,她才适当的说几句鼓励的话或者告诉孩子解决问题的办法。
有一次等孩子说完后,她说:“孩子,你需要妈妈帮忙吗?”。而孩子却说:“不用不用,你能听我说就很好了。”最后还补充一句:“谢谢妈妈能够耐心地听我说完!”然后高高兴兴地做作业去了。可见,“嗯、嗯”的艺术有多重要。它给了孩子一个自由宽松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可以感受到父母的尊重和信任。从而使孩子开心快乐,健康成长。
“嗯、嗯”的艺术,看似简单,实则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它和美国心里学家梅拉宾提出的良好的人际沟通法则——“微笑、少说、多看”(简单理解)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它是沟通的润滑剂,是情感的催化剂,是人际关系中的调和剂。让我们学会运用这门艺术吧,用简单的“嗯、嗯”,为生活增添更多的温暖和美好。
责编:胡雪怡
一审:胡雪怡
二审:易禹琳
三审:杨又华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