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教育的拓荒者——记湖南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党员教师陈路花的职教创新之路

  科教新报   2025-04-28 11:47:46

科教新报·新湖南客户端 通讯员 余新枝

在湖南电子科技职业学院的智慧教室里,一场由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职业教育创新实践正在英语课堂上生动上演。陈路花,这位深耕高职英语教学10余年的党员骨干教师,正以其独特的“AI+情境化教学”模式,探索职业教育的新思路。她不仅是技术赋能的实践者,更是教育创新的思想者,用智慧与情怀谱写着新时代职教工作者的育人篇章。

技术赋能:破解职教难题的创新实践

高职学生英语基础薄弱、行业应用能力不足,一直是困扰英语教学的痛点。面对这一困境,陈路花没有囿于传统教学方法,而是以开拓者的姿态拥抱技术变革,创新提出“AI+情境化教学”模式,将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入课程设计,打造出独具匠心的“智慧工坊”教学模式。

在《大学英语》课程中,陈路花精心设计虚拟仿真职场场景,让学生在逼真的环境中进行英语对话练习。并通过智能语音评测系统为学生进行个性化纠音;通过系统生成的数据分析精准定位学生的发音问题。

除了智能语音评测,陈路花还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精准定位学生的学习盲区。她通过对学生作业、测试数据的深度挖掘,为每个学生制定个性化的学习方案。这种“线上智能诊断+线下任务驱动”的混合式教学,让英语课堂真正成为对接产业需求的“能力孵化器”。据统计,实施“智慧工坊”教学模式后,学生的行业术语应用准确率提升了40%,岗位情境对话能力明显增强。

教材革命:构建产教融合的知识体系

作为四本省级规划教材的副主编,陈路花将“产教融合、能力本位”的编写理念贯穿教材建设始终。她主导开发的系列教材,开创性地采用“三维立体化”设计,通过AR技术将平面教材转化为沉浸式学习体验。学生通过扫描教材,即可“进入”真实职场情境。这种创新的内容呈现方式,使抽象的专业知识转化为具象可感的职场能力,深受师生好评。

值得一提的是,陈路花在教材编撰过程中,特别注重融入课程思政元素,巧妙地将“中国智造”“技术报国”等思政元素融入专业教学。在实际教学中,她不仅设计语言训练,更引导学生用英语讲述大国工匠、中国智造背后的创新故事。这种专业教育与价值引领的有机融合,潜移默化地培育了学生的工匠精神和家国情怀。

党员本色:践行育人初心的使命

作为一名荣获“长沙市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称号的教师,陈路花始终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扛在肩头。她组织学生参加“英语+党建”微课大赛,用实际行动诠释共产党员的担当。

在微课大赛中,陈路花指导学生选题、策划、拍摄和剪辑。她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专业特长和兴趣爱好,用英语、日语、韩语等多种语言讲述党史故事。学生们在陈路花的指导下,深入挖掘党史资料,精心制作微课视频。这些微课视频不仅展示了学生们的外语水平和创新能力,更传递了红色基因和思政价值。

除了组织微课大赛,陈路花还积极参与学校的志愿服务活动。她带领学生走进社区、企业,用英语为居民和员工提供语言培训和文化交流服务。在她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学生加入到志愿服务的行列中来,用自己的所学所长回馈社会。

从传统课堂到智慧教育,从知识传授到能力塑造,陈路花用十年如一日的坚守,谱写着新时代高职英语教师的奋进乐章。她常说:“教育信息化不是冷冰冰的技术堆砌,而是要让技术带着温度,助力每个孩子找到人生出彩的舞台。”陈路花,这位智慧教育的拓荒者,正秉持这样的信念,以创新之犁深耕职教沃土,在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融合的征途上,续写着属于职教人的时代答卷。

责编:陈洁

一审:陈洁

二审:陈暑艳

三审:黄维

来源:科教新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