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湘市詹桥镇:人大赋能“红”“绿”融合 壁山老区焕新生金

李雅琪 熊阳钦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4-28 10:25:58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4月28日讯(通讯员 李雅琪 熊阳钦)近日,临湘市詹桥镇借旅发大会东风,深度挖掘壁山老区“红”“绿”资源,推动文旅产业蓬勃发展。峰峦滴翠的自然风光与承载陈文恒等烈士红色记忆的革命热土交相辉映,詹桥镇人大主动作为,深度参与文旅产业发展,为“红”“绿”耦合发展注入强劲动力,绘就老区繁荣新图景。​

在壁山老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中,詹桥镇人大组建“项目督导专班”,对1129.25万元专项资金实施全流程闭环管理。通过“代表小组驻点督导+季度进度清单公示”,有力推动红色旅游产业路、红色农特文化园等5大工程高质量竣工。在红军会议遗址提质改造等项目中,创新引入“群众评议团”机制,广泛征集65条意见,让红色历史文化资源保护更贴合民意。同时,依托人大代表联络站建立“红旅项目质效评估体系”,促进红色文旅综合体建设与研学课程开发、民宿集群运营等业态有机融合,实现红色资源保护与活化双提升。此外,围绕壁山红色文化形成4份专题报告,配合成立“壁山红色宣讲团”,人大代表化身宣讲员,让红色故事口口相传,红色基因代代赓续。​

在推动绿色产业发展上,瞄准绿色化、优质化、品牌化导向积极建言,助力壁山洗水茶、道地中药材、特色杨梅等种植产业发展。新建生态产业种植基地、配套灌溉沟渠及农耕道,完善交通设施,通过项目监督问效机制,成功将“山间绿”转化为“地里金”,带动区域村民持续增收。人大联络站动员龙头企业,创新“育苗+自种+合建+销售”联农带农模式,带动1500余人就业,人均增收3万元,还通过技能培训,让中药材种植成为群众致富的“金钥匙”。​​

在“老壁山”片区,詹桥镇人大充分发挥重大事项决定职责,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依托,协同打造“壁山红”区域党建品牌。推动建立“红色文旅 + 农特产”集体经济模式,监督成立片区联合供销社,实现营收50万元;建立人大代表履职闭环机制,通过轮值主席制等制度,收集解决群众“微心愿”50 多个,合力攻克4项民生难题。在乡村建设中,人大代表积极动员域外乡友支持家乡建设,牵头调处矛盾纠纷45件,解决历史遗留积案1件,收集建言119条,落实捐赠及项目资金物资超百万元,办成65件民生实事。​

如今,在詹桥镇人大的持续发力下,壁山老区正以“红”“绿”融合发展为引擎,朝着“组织强、环境美、群众富、产业兴、人心齐” 的目标大步迈进,在旅发大会的浪潮中绽放耀眼光彩。

责编:兰萍

一审:兰萍

二审:刘宇丽

三审:丁会云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