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周刊|如何正确跟孩子“谈钱”?

  科教新报   2025-04-28 10:09:13

许多家长都会有相似的困惑:孩子这么小,我该不该去和孩子谈钱?该怎样去和孩子谈钱?本期邀请耒阳市教育人为你解答如何正确跟孩子“谈钱”。

本期联合出品:耒阳市教育局

主持单位:耒阳市教育局基教股

主持人:郑丘碧 匡顺华 蒋吉平 江小峰

【名师来支招】

让孩子和金钱做朋友的4个魔法

唐艳霞 耒阳市实验小学金杯塘分校党支部书记、校长,中小学副高级教师,湖南省新时代基础教育名师名校长培养对象,衡阳市“教研先进个人”,衡阳市骨干教师,耒阳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专家

网上有这样一个新闻:一名13岁男孩在一个月内将奶奶辛苦攒的4万多元全部花光,其中2万元用于游戏充值,其余用于网络购物和购买手机。警方介入后,游戏公司退还了近2万元,但奶奶的积蓄大部分已无法追回。

孩子乱花钱的案例在我们身边屡见不鲜。追本溯源,孩子乱花钱,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孩子可能认为父母的钱是无限的,不知道赚钱的辛苦,因此花钱时没有节制;家长的消费习惯和对待金钱的态度会直接影响孩子,如果家长自己花钱大手大脚,孩子也会模仿这种行为;孩子在学校或社交圈中受到同龄人的影响,可能会产生攀比心理,导致乱花钱。

父母如何把每一分钱变成孩子成长的能量,让孩子和金钱做朋友,不妨尝试以下几个做法:

培养正确金钱观。可以让孩子通过家务劳动赚取零花钱,制定明确规则,如洗碗每次1元、整理房间每周5元,让孩子体验劳动与报酬的直接关联。这种实践能让孩子明白"钱需要通过付出获得",而非无限供给。条件允许时,带孩子参观父母的工作环境,了解父母的工作状态,直观感受收入与劳动的对应关系。

储蓄消费规范化。每月零花钱定额定时发放,若提前花完不额外补贴,让孩子学会规划。可通过儿童储蓄账户或存钱罐增强仪式感。要求将零花钱的20%-30%存入“应急基金”,剩余部分自主支配。通过余额增长培养积累意识。

延迟满足训练化。当孩子冲动消费时,约定3-7天“冷静期”,若仍坚持购买则兑现承诺。此方法能过滤80%的非必要消费。

以身作则树榜样。主动向孩子展示家庭必要开支,讨论“需要”与“想要”的区别。杜绝双标行为,建议通过家庭月度消费计划表共同制定开支目标。

每个人都需要和金钱打交道,尽早培养孩子的金钱观并不存在拔苗助长之嫌,或许还会避免“手足无措的麻烦”。

【共绘同心圆】

跳蚤市场里的金钱课

耒阳市实验小学金杯塘分校教师 谭婷

操场上,五年级四班的跳蚤市场沸腾如煮。彩色价签在风中轻晃,这场喧闹的实践活动,正为孩子们揭开金钱的神秘面纱。

“乐高绝版了,可以标价100元吗?”面对小林的期待,我引导他观察市场:旧玩具多在原价20%-30%区间成交。朵朵将发圈按颜色组合定价,单卖2元、套装5元,摊位前很快排起长队。收银台化身数学课堂,小航捏着硬币恍然大悟:“10元减8元等于2元。”当纸币在指尖流转,抽象的算术突然有了温度。

“《窗边的小豆豆》能便宜点吗?”萌萌仰头讨价还价,最终以3元成交,两个小姑娘击掌而笑。见小雨的文具滞销,孩子们自发组队叫卖,有人制促销牌,有人编快板顺口溜。团队协作让滞销品变抢手货,商业智慧在合作中闪光。

收摊时,调皮的轩轩认真宣布:“我赚的35元要全部捐给需要的人。”孩子们自发设立“爱心角”,零钱入箱的声响里,金钱褪去冰冷外衣,化作责任与分享的载体。活动余波持续荡漾:有家长反馈孩子主动帮算超市折扣,有学生回家整理闲置物品计划二次义卖。

夕阳把影子拉长时,数硬币的叮当声里,我听见思维拔节的轻响。这场跳蚤市场未教孩子如何致富,却让他们懂得:定价是需求与价值的对话、交易需智慧更需温度、财富流动处藏着成长密码。当教育走出课本,那些关于金钱的奥秘,终将在生活剧场里生长出理性的枝蔓与善意的花蕾。

一次 "闯祸赔偿" 引发的金钱课

耒阳市实验小学金杯塘分校学生家长 肖小玉

开学不久,我接到儿子班主任的电话,说孩子在下课时摆弄投影仪时损坏了仪器,维修费用大概 500元 。儿子放学回家,手指绞着衣角,低声说:“妈妈,我不小心把学校投影仪弄坏了……” 他眼神闪躲,满是不安。我揽过他:“现在我们要解决问题,损坏东西赔偿,是责任。”

我先让他看维修单:“修投影仪要500元,500元相当于全家一周的生活费。” 儿子眼睛突然瞪大,这是他第一次意识到500元意味着什么。

接着,我和孩子一起商量“赔偿”方案,由他做家务“赚”取赔偿款。洗碗5元一次,拖地10元一次等。我买来记账本,让他每天记录收支。

周末,儿子6点便起床做家务。当他拿着皱巴巴的35元纸币时,我提议:“要不要把钱放进存钱罐里?等攒够500 元,我们还给班主任。” 他郑重地点头,眼睛里闪着光。

周末,他在小区支起“为为小铺”。一开始羞于叫卖,尝试很多次才鼓起勇气吆喝。碰上砍价的邻居,他认真解释:“这些收入要赔学校投影仪,是我的责任。” 大家被他的真诚打动,生意渐渐有了起色。

几个月后,赔偿款还清。儿子捧着记账本对我说:“妈妈,现在我知道钱是劳动换来的,很辛苦。”

这场因投影仪而开设的 “金钱课”,没有斥责,只有引导。当孩子亲手赚到“赔偿金” 时,我知道他收获的不仅是数字概念,更是对行为后果的清醒认知,这正是在为他的人生大厦浇筑地基。

局长谈家教

健全协同育人机制,保障青少年健康成长

耒阳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罗小飞

耒阳市高度重视家校社协同育人,高位推进家校共育工作,强化家庭教育指导,共促广大青少年健康成长。

加强领导,健全家校共育机制。我市由分管市领导亲自挂帅,成立家校共育工作专班,制定出台《耒阳市全面推进“家校共育”工作实施意见》,明确具体工作任务,压实教育、民政、卫健、妇联、乡镇街道相关部门责任,并定期召开联席会、调度会,高位推进家校共育工作。同时,市教育局将家校共育工作纳入学校年度绩效考核范畴,定期督查考核,推动此项工作扎实开展。

整合资源,夯实家校共育基础。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积极推进家长学校建设,全市各中小学校全部建立家长学校,累计创建各级家长示范学校86所。聘请专业教师、优秀班主任、社会“五老”等,打造高水平家庭教育讲师团队,累计聘用家庭教育讲师65人,遴选家庭教育精品课程28堂。

多措并举,强化家庭教育指导。我市通过家长学校、家委会、家长会、班级家长群、校园开放日、全员家访等途径和方式,加强家校之间沟通联系,宣传普及家教知识,增强家长家教意识。同时,联合妇联、民政等部门,积极开展线上线下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活动。2024年以来,全市累计开展线下家庭教育指导宣讲活动103场次,受益家长6238人;线上关注“家校共育网”,参与家庭教育知识学习人数达4.7万余人,有力促进广大家长家教能力提升。

责编:董以良

一审:董以良

二审:陈暑艳

三审:黄维

来源:科教新报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