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漫卷岳阳城,“云梦” 开坛话文学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4-27 16:53:31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4 月27日讯(记者 刘瀚潞 通讯员 白萱)4 月 26 日,由岳阳市文艺评论家协会精心打造的 “云梦文艺讲坛” 在湖南理工学院拉开帷幕。首场活动以 “文学学科的边界与价值” 为主题,吸引众多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展开思想碰撞与学术交流。

湖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学研究》主编、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肖百容教授,以自身经历为引,深入探讨文学学科的独特魅力。

他指出,文学研究者不仅要拥有敏锐的审美感知力,更需兼具科学思维能力,强调 “文学的本质是想象”。在对文学欣赏、评论与研究的内在逻辑梳理中,肖百容系统阐释了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文学功能的演变轨迹,提出文学研究者既要关注文学的现实功用,又要重视其审美层面的“无用之用”。

对谈环节,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文艺学教研室主任、湖南省文艺理论学会秘书长文浩副教授,从文体角度谈文学学科边界的滑动价值,指出中国现代以来关于文学边界的两种固化观念:一是杂文学向纯文学的转向,二是强调文学的本质是审美性和虚构性。他提出“文体具有混杂性,边界呈现流动性”的创新观点,并主张文学批评应保持开放包容的学术姿态。

《文艺论坛》编辑部主任佘晔则直面数字时代人文危机,对人文精神、时代价值进行审视反思。她强调文艺批评工作者应立足时代坐标系,在坚守人文价值内核的同时创新话语体系,处理好与时代、自我、研究对象的关系;并建议年轻学者扎实学术基础,切实做到“坚定信念、自信自强、自我沉淀”。

自由研讨环节,与会者围绕“如何提升文学评论写作能力”“AI时代文学学科的价值重构”“如何教学引导中学生写作”等议题进行了深度交流,现场气氛热烈。

湖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余三定教授以“前沿、深刻、亲切”三个关键词对本次学术交流会进行总结,认为此次交流会既有理论深度又具现实关怀,为文学学科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照维度。

责编:刘瀚潞

一审:刘瀚潞

二审:周月桂

三审:杨又华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