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底市万宝镇:村富民殷产业兴 诗意乡村绽新颜

  新湖南客户端   2025-04-27 23:36:14

文/图/视频/周晶 朱珍 姜开林 刘娟 胡蓉

菜花随麦长,田水入池平。怀揣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娄底市娄星区万宝镇深入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徐徐铺开一幅产业旺、环境美、农民富的振兴画卷,粉墙黛瓦烟火升腾,幸福大道连村入户,氤氲无限生机。

美丽万宝。

坐落在娄星区南部的万宝镇,是娄底城区“北扩南移”的“主战场”。沪昆高铁、沪昆高速、娄怀高速、娄益衡高速、国道G234从辖区穿境而过,交通区位优势明显,被誉为娄底的“南大门”。

生态小镇。

村一舍,田一,产业繁花似锦簇

204个屋场上,“三屋同治”这把乡村治理“星”钥匙,通过构建“党小组牵头引领、理事会商议治理、合作社发展产业”立体化治理格局,持续打通农村集体土地经营新路子,推动屋场成为生产精细化管理的“自治”家园,各具特色的乡村产业呈现出勃勃生机,集体经济势头正盛,“一村一品”遍地开花。

田园风光。

漫野山坡,放眼望去,一垄垄稻田金浪滚滚,一畦畦瓜果青翠欲滴,一汩汩溪流鱼翔浅底,碧色连天……垭古村的粮食基地印证着这片土地的成长。娄涟合作社的连片大棚里,新鲜个大的亮茄子和高品质羊肚菌引人注目;立平合作社与省农科院合作的富硒辣椒长势喜人,浓浓椒香营造出“硒”望气氛。在屋场党小组、屋场理事会的带领下,屋场合作社流转200亩土地发展特色农业,种植双季稻达500亩,2023年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超过10万元。

春耕。

时过境迁,“梨子精神”在槐柳村的沃土上依然薪火相承,积蓄着“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不竭动力,短短8个月,建成湘中首个智慧果园,槐柳村党组织始终奔走于田野之间,根植在干群之中,带头召开屋场会议共商发展规划、引进新型技术、推动筹资筹劳,以强大合力敲开特色产业的“致富门”。乘着科技赋农的东风,实现农业大数据实时监管,现在果园里面的桃、李、梨、橙四大系列13个品种年产值突破了15万元。2023年村集体经济年收入25.78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万余元,集体与村民共富“一路生花”。

智慧果园黄桃丰收。

歌一曲,景一路,文旅相融韵悠长

文化为根,乡村为基,古韵连绵,熠熠生辉。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划喜船”在水畔吟唱;历史古镇磨子石老街、盟峰山玄真观、石头埠码头等一大批民俗古建如云矗立;青年毛泽东游学与调查研究历史陈列馆、农耕文化馆等研学基地吸引各方学子云集。此处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历史传承,让文旅融合水到渠成,成为了万宝镇乡村振兴的一大助力。

石头埠码头。

“走,升旗去!”广场上,百余名村民、镇村干部、游客正虔诚注目着冉冉升起的红旗,这场坚守了17年的升旗仪式,于“十一”国庆节准时举行,如不息的火种在磨子石村湘中民俗文化园传扬着爱国主义精神。作为全省首批示范农家书屋,设有书法碑廊、国学讲堂、红色文化广场、研学游园基地等免费开放空间,茶余饭后,村民们常来此赏国画、学剪纸、看藏书……不仅涵养了更深厚的乡土文化气息,还补齐了当地实践教育短板,产学研结合的教育新模式让各类研学团队感受到乡村文化的独特魅力。2023年,入选省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被省文旅厅评为“最美潇湘文化阵地”,俨然成为梦想与情怀齐铸、诗和远方共绘的理想新农村。

湘中民俗文化园。

万宝苍山居,是青年毛泽东游学的第一站,5天4晚的行程,他在当地播下红色的种子,把党旗插在希望的田野上。追寻伟人足迹,该镇积极打造仙女寨-东冲毛泽东游学红色精品旅游线路,作为线路上重要景点之一的青年毛泽东游学与调查研究历史陈列馆常年免费开放,前来参观的学者、游客和学生络绎不绝。依托省级研学基地爱乐行营地,赋予特色文旅IP,做活与苍山居爱国主题教育基地的结合文章。厂矿企业、国企单位、党政部门的工会活动和主题党日活动纷纷首选于此,开设的研学课程也深受学子们好评,不仅更新了群众出游的地标图,也为当地新增了就业岗位,开辟了农户增收新途径,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青年毛泽东游学与调查研究历史陈列馆。

山一翠,水一澄,生态宜居悦丰年

漫步石塘村,条条阡陌串联座座青瓦,群山间绿意涌动。以屋场为基本单元的基层治理模式在人居环境治理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屋场事情一起议,屋场建设一起办,党员主动带头认领公共区域卫生,干群共同筹资酬劳,开展山塘清淤、沟渠疏通和河道清理行动,高标准打造10个和美屋场。该村现已完成风貌改造410户,打造艺术和文化墙绘8处4000平方米,先后获评湖南省美丽乡村示范村、国家森林乡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石塘村。

从“一处美”到“处处美”,镇村联动,深入推进“洞庭清波”、“夏季攻势”、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回头看”等专项行动,着力构建人居环境管护长效机制,累计投入机械、运输车辆160余台,高标准整修路肩边坡150余公里,边沟清淤5000余米,整治三线236余处,清运垃圾、杂物300余吨,群众自发保持庭院整洁,落实“门前三包”,乡风文明与村庄环境相得益彰。2023年,万宝镇X085黑泥塘-槐柳村美丽公路全新启航,展现交通环境持续优化的一路斑斓。今年,全镇已有10个村成功进入一类村,荣获市级卫生文明乡镇称号,生态环境结出振兴“幸福果”,各地渐次呈现出村强、民富、景美的新气象。

槐柳村美丽屋场。

万里田畴翻金浪,丰收喜悦满人间。如今,万宝镇早已拂去旧尘,凭借优秀的资源禀赋,做强特色产业、传承湖湘文化、用“人居环境之笔”绘就乡村美景。未来,万宝镇将以更刚劲的笔力,写实农文旅深度融合大文章,以更多元的产业体系,绘就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推动“聚一堂能人、兴一项产业、活一片经济、富一方百姓”落笔成景。

责编:陈彰唯

一审:陈彰唯

二审:陈大勇

三审:陈英明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