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锋 梁栋 新湘评论杂志社“指点”微信公众号 2025-04-27 11:39:35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下发通知,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开展的第八次集中教育。历次集中教育始终聚焦筑牢信仰之基、锤炼忠诚之魂、厚植为民之情,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全面从严治党的系统性、连续性和深化性。
中国共产党对全面从严治党的探索,从延安整风“窑洞对”到新时代集中教育的“自我革命”,形成一以贯之的政治自觉。历次集中教育都是中国共产党刀刃向内、自我革新的标志,传递出党勇于正视问题、不断自我完善的决心,彰显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品格和先进性。集中教育始终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着力解决党员队伍在思想、组织、作风、纪律、生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集中教育对象实现全覆盖,从“关键少数”到 9900 多万党员、基层党组织,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网络。集中教育形态转向制度化,打破“运动式治理”,将集中教育与日常教育、问题整改与建章立制结合,使“思想建党”融入党建全周期。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考卷常新,本色依旧。集中教育的这种战略定位,既是对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规律的把握,更是保持“永远在路上”的“赶考”清醒,回答“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时代之问——唯有持续自我净化、完善、革新、提高,才能确保长期执政地位。
党的作风建设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历次集中教育都聚焦作风建设,以整治“四风” 为突破口,将“以人民为中心”转化为实践。从群众路线教育剑指“舌尖上的浪费”,到“两学一做”推动党员做“贴心人”,再到党纪学习划定“六大纪律”,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更是以整治“四风”为核心,直击群众反映强烈的作风问题。
靶向治疗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精简文件会议、压缩考核,让干部投身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一线;震慑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八项规定落地,“打虎”“拍蝇”“猎狐” 并举,使清正廉洁成为标配。当“门难进”变为“门常开”,“形象工程”转为“民心工程”,群众从实事中感受作风之变,党心民心在互动中紧密相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集中教育反复证明,抓住作风建设“牛鼻子”,就能牵起党群关系“千条线”。
历次集中教育在方法上都注重实事求是原则,从实际出发;注重突出问题导向,以解决实际问题为根本;注重群众参与,开门教育面向社会,广泛接受群众监督;注重建章立制,形成靠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的长效机制。从“调查研究找差距”到“清单管理促整改”,集中教育在方法创新中彰显实践智慧。通过调研、走访、数据分析精准画像,形成“问题—责任—整改”清单闭环。如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坚持聚焦主题、简约务实,一体推进学查改,融入日常、抓在经常。
群众参与与制度建设结合,以“群众满意”为标准,邀请群众监督评估,将经验转化为制度,形成“实践—制度— 执行”循环。守正与创新结合,既传承批评与自我批评,又借大数据推“云端党课”“指尖学习”,让创新理论以鲜活形式入脑入心。这些系统创新既保持了教育力度,又构建长效制度优势。
历次集中教育主题关联、逻辑相通、成效叠加,影响覆盖全党全国,通过“关键少数”示范传导全社会。党员干部践行八项规定精神,轻车简从成风尚;“打虎”“拍蝇”彰显公平正义;“我为群众办实事”解民生痛点,党风政风“小气候”引领社风民风“大气候”。
政治生态净化,宗旨意识强化,脱贫攻坚中数百万干部驻村帮扶,诠释“人民至上”。制度效能释放,“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 等制度成为刚性约束,“按制度办事”共识支撑法治精神。价值引领深化,使党在群众中的威信和形象进一步树立,党心民心进一步凝聚,形成了推动改革发展的强大正能量。党内反“四风”带动社会守规矩、崇平等;倡务实、尚节约;知礼节、尊文明。“党风正、政风清、民风淳、社风好”相互激荡,真正实现“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为国家治理注入价值动能。
集中教育推动理论与实践双向赋能,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旗帜引领集中教育,在教育中阐释深化,不断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在实践中丰富发展。从“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到“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深化“思想建党”规律性认识,形成与时俱进的治党治国方略。
拓展“制度治党”路径,将经验上升为《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等法律法规,标志着从“运动式” 到“制度化”治理跨越。丰富“治理现代化”理论,深刻认识“自我革命与社会革命”“思想引领与制度约束”“问题导向与系统观念”的关系,充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涵,展现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中国智慧。
回望来路,八次集中教育如丰碑,铭刻党自我净化、完善、革新、提高的历程。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促进了全党思想上的统一、政治上的团结、行动上的一致。展望未来,集中教育凝聚的力量,必将引领“中国号” 巨轮驶向民族复兴的光辉彼岸。
责编:王敦果
一审:王敦果
二审:张马良
三审:周韬
来源:新湘评论杂志社“指点”微信公众号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