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客户端 2025-04-27 10:53:39
荒坡披绿药香飘,古寨织锦焕新颜。四月的泸溪县洗溪镇三角潭村,层层油菜田泛起金色波浪,新翻的稻茬地已蓄满春水,中药材种植园里,戴着斗笠的苗家阿嫂正弯腰查看黄精长势,远处传来旋耕机的轰鸣与苗鼓排练的欢快节奏……
2023年5月,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乡村振兴工作队沿着曲折蜿蜒的盘山公路,走进这个藏在武陵山脉深处的苗寨。两年间,他们以党建为笔、产业为墨、民生为纸,开辟了一条农旅深度融合的三角潭特色产业集群之路。2024年,村集体经营性收入突破70万元,同比增长率超125%。曾经“地无三尺平”的深山苗寨,今日打造成了“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新样板。
“现在参加组织生活就像赶集一样热闹!”在三角潭村新修缮的党群服务中心,刚转正的党员宋璐杉边整理“田间党课”的教具边说。他身后的荣誉墙上,“2024年先进基层党组织”的奖牌在晨光中熠熠生辉。
趁着准备工具的间隙,这位肤色健康、沉稳朴实的苗家阿哥打开了话匣子。“去年我在中药材基地实习时,工作队队长聂振手把手教我嫁接技术,他说‘党员就要做产业振兴的排头兵’。”像他这样在产业链上成长起来的党员,村里还有许多人。
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乡村振兴工作队创新实施把党员培养成致富带头人、把致富带头人培养成党员、把优秀党员培养成村干部的“三培三带”工程,让张巍从普通药农成长为致富带头人,带动23户村民发展林下经济。
“以前觉得党员就是开开会,现在带着乡亲们种黄精、搞加工,每斤能多卖8块钱呢!”正在分拣药材的张自彪抹了把汗,胸前的党徽在阳光下格外醒目。
说到党建工作,村党支部书记向绍其指着墙上的“三级联动作战图”如数家珍:“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党委每月视频调度,工作队深入指导,我们支部具体落实,就像中药配伍讲究‘君臣佐使’。”他笔记本上记着9场专题推进会的纪要,最新一条是后盾单位——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毛祥成书记协调专家解决黄精病虫害的记录。
在“支部+企业+学校”共建模式下,工作队与村两委以支部、党员为纽带,先后与财信期货党支部、泸溪县职业中学党支部建立联系,按期制定学习计划,共同开展支部结对共建学习活动,组建了一支团结协作、战斗力强、执行力高的乡村振兴工作队伍。
“这片黄精可是我们的‘绿色银行’!”在云雾缭绕的林下经济基地,工作队队长聂振抚摸着厚实的黄精介绍。他身后的农副产品综合加工厂里,自动化烘干设备正将新鲜黄精加工成饮片,包装袋上“洗溪黄精”的标识格外醒目。
顺着他的指引望去,层层叠叠的梯田构成壮观的产业矩阵:山顶是200亩林下种植区,山腰500亩标准化药园泛着墨绿,山脚100亩种苗基地嫩芽初绽。更令人惊喜的是,稻田里鲤鱼游弋,油菜苗破土而出,展现着“稻油轮作+稻鱼共生”的生态智慧。针对村里人口、自然资源等局限性,工作队坚持“因地制宜,集中连片,专业发展”,成功规划了“一园两基地”的发展蓝图,把村里产业发展得如火如荼。
“多亏了工作队争取的高标准农田项目,我们修建了20公里产业道路,维护了球溪溶山塘水库,百余亩良田重焕生机,荒山彻底变成‘聚宝盆’。”正在培土除草的村民向邵俊笑着说,“现在种地有补贴,售卖有消费帮扶,年均增收5000元不是梦。”
在新建的农副产品综合加工厂,村秘书唐春生正在清点账目:“资产租赁年收入2万,入股分红8万,加上消费帮扶销售……”计算器跳动的数字印证着“合作社+企业+农户”模式的活力。车间外,满载药材的货车正驶向长沙、株洲等制药企业,车厢上“三角潭直供”的字样,见证着深山苗寨与现代市场的深度对接。
“这条新打的柏油路真的就是一条乡村振兴路!”在村内新建的柏油路旁,75岁的向阿婆拄着拐杖感慨。她身后,1.8公里柏油路如玉带蜿蜒,9处生活码头青石板泛着润泽,200米跳岩在溪水中划出优美弧线,与4处光伏屋顶的蓝辉交相辉映。
乡村振兴的核心是服务群众,自该工作队驻村帮扶以来,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全力改善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走进改造后的村卫生室,村医张安稳正在互联网问诊平台前忙碌:“现在能视频连线县、镇专家,乡亲们看病再不用翻山越岭了。”文化广场上,广场舞领舞唐金桂正指导苗鼓队排练,她们要在重新提档升级的“乡村大舞台”展示新的《振兴鼓舞》。“以前年轻人往外跑,现在家门口就能就业,大家闲下来后都抢着学苗绣、打苗鼓”。唐金桂轻抚着传承百年的苗鼓,眼角笑纹里盛满自豪。
环境整治带来的变化更让村民惊喜。党员向利军指着自家门前的“四小园”说:“柴堆变花园,空地改菜园,我们组评上了‘示范片’。”在他身后,拆除18座空心房腾出的空地上,新栽的桂花树已绽开米粒大的花苞。村道两旁,党员干部带头绘制的苗家风情墙绘,让每面白墙都成为讲述乡村振兴故事的画卷。
暮色渐浓,光伏路灯一个接着一个亮起,文化广场传来广场舞动感的旋律。站在新建的观景台上远眺,屋烁微光遍洒宛如星河落地,户盈笑语频传一派其乐融融,一幅产业兴、百姓富、生态美的乡村振兴图景正在武陵深处徐徐展开。正如驻村工作队日志所写:要让苗寨的每一次蝶变,都成为奔向共同富裕的坚实脚印……(陈鑫 聂振)
责编:周听听
一审:周听听
二审:张马良
三审:周韬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