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实验室到市场,大科城科创圆桌派揭秘生物技术创业实战方法论

袁全 王晗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4-27 09:54:40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 袁全 记者 王晗

生物技术作为21世纪最具颠覆性和变革性的技术之一,不仅是未来科技竞争的关键驱动力,更是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在医药、农业、能源、环保等诸多领域都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市场前景也吸引了很多创业者的加入。

从实验室到市场,“硬技术”要实现“软着陆”并非易事。近日,岳麓山大学科技城第106期科创圆桌派,特邀湖南冠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忠苹和长沙闪灵智合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创始人刘园园,从“学术前沿”与“产业落地”双视角,探讨生物技术转化的核心挑战与机遇。

聚焦生物技术创业的“硬核突围”

“看到养殖户对疫病检测的需求迫切,但传统技术效率低、成本高。”谈及创业契机,杨忠苹表示,通过分子诊断技术(如PCR、荧光探针)与AI平台的结合,可以实现快速精准检测,让技术“接地气”。

刘园园则以“多病原高通量靶向测序技术”为例,坦言从实验室到市场的转变充满挑战,“学术研究追求论文创新,而产业界更关注成本控制与规模化落地。”她认为,创业需聚焦“解决真问题”,而非单纯追逐热点。

从技术到市场的“破壁之战”

如何判断什么样的技术适合产业化?在杨忠苹看来,市场反馈是试金石,判断真需求,要看用户是否愿意付费。以其公司开发的检测技术被大型养殖企业和政府列为优先采购方案的经验为例,她给出三点具体的判断方法:一是看创业方向是否与国家战略发展方向一致,能否实现国家自立自强;二是实现过程是否能简单;三是产品是否在多数消费者能承受的范围之内。

在资金与团队方面,刘园园则坦言,生物技术创业“烧钱且周期长”,资本更关注技术壁垒与商业化路径,这就需要创业者拥有资源整合的能力和长期主义精神。

给青年创业者的“行动指南”

“专业能力是打破天花板的利器”,这是两位女性创业者达成的共识。杨忠苹分享了其企业文化中最重要的两点,一要保持开放沟通;二要持续改进,不能放弃自我提升。刘园园则更加看重人才的学习能力、抗压能力以及使命感与价值观是否一致。

此外,两位嘉宾还分享了当下创业的小建议。首先是在赛道选择方面,建议瞄准“科研+市场”交叉点,比如精准诊断(如病原检测)、环保生物技术(如废弃物处理)、AI辅助研发工具。其次,在创业准备方面,青年创业者可以通过学校积累人脉资源,或与“土专家”共事,吸收行业经验,利用各种平台获取政策、资金支持,积极参与行业展会等。

据了解,大科城人才沙龙自2021年3月启动以来,通过录播式圆桌访谈、沉浸式互动交流的方式,聚焦科技热点、产业链需求,紧扣产业链人才、管理、技术、成果转化等热点问题。截至目前,累计超3000人次参与人才沙龙,累计收看科创群体超150万人次。

责编:陈佳

一审:封豪

二审:王晗

三审:刘永涛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