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慧 通讯员 郑侃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4-26 14:51:41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4月26日讯(记者 金慧 通讯员 郑侃)4月25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全国商标、专利行政保护典型案例,长沙市知识产权局查处侵犯“怡口”注册商标专用权案、浏阳市知识产权局处理“一种烟花筒打孔插引装置的集成导向机构”实用新型专利侵权纠纷案,被评为全国典型案例,实现商标专利行政执法典型案例双丰收。
破“真伪之争”立执法标杆:商标侵权案首创罚调双轨制
2023年10月,长沙市知识产权局接某知名净水品牌权利人举报,对某水电安装服务经营部展开调查。经查,该经营部在商标授权期满后,通过非正规渠道采购标注权利人注册商标的滤芯产品进行销售,货值逾2万元。面对当事人对商品真伪的质疑,执法人员未直接采信单方鉴定,而是要求权利人二次辨认,并责令当事人提交合法进货证明。在当事人无法提供有效证据的情况下,结合技术参数比对,最终认定侵权行为成立。
本案处理中,执法机关创新采用“行政处罚+行政调解”机制:一方面对侵权方处以没收侵权商品、罚款1万元的行政处罚;另一方面促成侵权方向消费者赔偿8000元,并与关联企业联合向权利人致歉,成功化解潜在民事纠纷。专家评价,此案通过科学分配举证责任、灵活运用调解机制,既打击侵权又降低社会矛盾,为商标执法提供了“教科书式”示范。
破“技术表象”立判例典范:专利纠纷案创新展会速裁模式
在浏阳某烟花机械专利侵权案中,请求人黄某发现某机械厂在行业展会上销售的设备涉嫌侵犯其“烟花筒打孔插引装置”实用新型专利。浏阳市知识产权局接报后迅速行动,借助技术调查官和第三方鉴定机构,突破“挡件通过孔位置差异”的表象,从功能、手段与效果三维度论证技术等同性,认定被控产品落入专利保护范围。同时创新认定“采购侵权零部件用于生产”属于专利法禁止的“使用行为”,责令侵权方立即停止销售使用侵权产品。
本案凸显三大亮点:一是展会现场设立保护站,在撤展前完成取证,既维护展会秩序又固定关键证据;二是引入技术调查官制度,提升专业裁决公信力;三是灵活适用等同原则,避免机械对比技术特征。裁决后通过行政调解彻底化解纠纷,实现“案结事了”。
此次两起案例入选国家级典型案例,彰显长沙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创新成效。近年来,长沙积极构建“严惩侵权 协助维权”长效机制,行政执法持续加力,知识产权行政保护纳入市委督查检查考核,常态化组织“铁拳”“蓝天”等专项执法行动和“双随机、一公开”检查,去年办理专利、商标侵权案件1100多起;司法保护持续增压,去年全市法院审理知识产权案件7856件,适用惩罚性赔偿制度,判处侵权者向中联环境赔偿2400万元,刷新省内单案赔偿额;社会共治持续深入,市司法局支持行业协会等参与知识产权纠纷调解,去年受理调解案件4600余件。
未来,长沙市将进一步深化“严保护、大保护、快保护、同保护”机制,聚焦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强化执法精准度,为科技创新提供法治支撑。通过持续优化执法模式与服务效能,长沙正以知识产权保护为引擎,推动创新生态与营商环境协同发展。
责编:封豪
一审:封豪
二审:王晗
三审:刘永涛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