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4-26 11:52:53
摘要:当前研学行业陷入“低价内卷”困局,劳动密集型运营模式导致资源配置不合理、同质化竞争、利润空间压缩及教育价值流失。本文提出通过“价值分层”重构行业生态,推动研学实践向知识密集型转型,以教育属性回归、科技赋能与资源整合为核心路径,实现从“规模扩张”到“质量跃升”的跨越。结合案例分析与策略模型,为行业破局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参考。
一、引言
研学旅行作为“五育并举”的重要载体,近年来市场规模突破2000亿元,但行业陷入“低价血战”泥潭:产品同质化率达70%以上,机构毛利率跌破10%,服务机构和从业人员要在40-60天的时间里承担数以百万计的学生研学任务,安全保障、服务质量、交通运输、营(基)地接待压力巨大,家长满意度持续走低和投诉率节节攀升。与此同时,劳动密集型运营模式依赖人力堆砌,课程设计以观光讲解为主,缺乏知识深度与创新动能。在此背景下,探索“价值分层”驱动的知识密集型转型,成为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现状剖析:劳动密集型模式的困境与成因
1. 劳动密集型特征凸显
人力依赖:研学导师占比超60%,但专业化水平不足(本科以上学历仅占28%),服务内容以体力劳动为主(如安全管理、交通调度、场地清洁)。
低附加值循环:标准化课程(如博物馆参观、红色教育基地打卡)边际成本趋近于零,价格战导致利润向“零和博弈”倾斜。
2. 内卷化成因解析
政策驱动的普惠性矛盾:学校批量采购压低客单价,机构被迫以低价竞标换取市场份额,陷入“成本倒逼—质量下降—需求萎缩”恶性循环。
供需错配:家长对“教育性+体验性”需求升级,但供给端仍停留在“观光式劳动”阶段,无法匹配付费意愿。
三、转型逻辑:价值分层驱动的知识密集型跃迁
1. 价值分层模型构建
基础层(劳动密集型):保留普惠性研学(如校园、社区及公共场馆),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或校企合作降低成本,覆盖80%大众市场。
品质层(知识融合型):开发跨学科课程(如“非遗技艺+STEAM”),融合研究性学习与劳动教育,客单价提升30%-50%,瞄准中产家庭、民办学校。
资源层(知识密集型):打造稀缺资源型产品(如寒暑假的国际营、科考营),依托专利技术、独家营地与专家智库,客单价突破3000元,服务高净值群体。
2. 知识密集型转型路径
教育属性回归:将劳动实践转化为“研究性课题”,例如在农业劳动中嵌入“作物生长模型构建”“生态链数据分析”,培养科学思维。
科技深度赋能:
AI课程开发:利用大模型生成个性化研学方案(如根据学生兴趣西湖龙井茶叶采摘与制作、古建筑榫卯设计等课题)。
沉浸式技术应用:通过声光电技术还原历史场景(如“张艺谋导演的《最忆韶山冲》音乐情景剧”),增强知识传递效率。
资源壁垒构建:与高校、科研机构共建实验室(如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全国重点实验室与三亚珊瑚礁生态研究所合作),锁定稀缺学术资源。
四、实践案例:价值分层模式的应用与验证
1. 韶山红色研学
知识密集型设计:针对当前高中生历史认知碎片化、思政教育形式化问题,依托韶山“革命摇篮”的红色基因,通过史料研读、实景推理、跨时空对话等创新形式,让学生用2天时间完成“历史亲历者-精神解读者-时代传承者”三重角色转换,打造“行走的思政课”。
价值创造:这堂生动的思政课,每年惠及百万学子。突破了传统红色研学“参观+听讲”模式,通过知识工程学原理重构学习体验,让学生在主动探索中完成政治启蒙,实现“从流量到留量,从感动到行动”的价值跃迁。
2. 酒泉文旅:从观光旅游到研学实践
转型举措:将传统观光旅游升级为“古今飞天探究”课题,通过研学酒泉卫星发射基地、敦煌壁画修复,成果纳入综合素质档案。
成效:课程毛利率从5%提升至25%,业绩2024-2025一年时间里增长125% 。
五、实施策略与保障机制
1. 政策协同
推动“研学成果纳入中高考综合素质评价”,倒逼课程知识深度升级。
设立“研学科研基金”,对知识密集型项目给予税收减免与补贴。
2. 企业行动
人才结构优化:研学旅游指导师需持“教师资格证+导游证书”双证上岗,建立“导师-研究员”晋升通道。
数字化平台建设:搭建课程资源库、用户数据库与供应链管理系统,降低边际成本。
3. 生态共建
产教融合联盟:联合高校、企业、营地成立“研学知识创新中心”,共享知识产权与研发成果。
第三方认证体系:引入国际教育认证机构,对知识密集型课程进行质量背书。
六、结论与展望
研学行业的价值跃迁本质是教育本质的回归。通过“价值分层”重构产品矩阵,推动劳动密集型环节向知识生产、技术研发等高附加值领域延伸,可破解低价内卷困局。未来,随着AI导师、元宇宙研学等技术的普及,知识密集型研学将形成“教育+科技+产业”的新生态,为青少年全面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场景。
(作者:万华,研学中国G30发起人,研学旅行数字平台联合创始人,新研学·新商学北师大EDP班主任)
责编:戴鹏
一审:戴鹏
二审:曾佰龙
三审:邹丽娜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