沱江浪涌石榴红,文旅融合促团结

胡真全 胡宇   新湖南客户端   2025-04-26 09:33:04

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 胡真全 胡宇

沱江畔,石榴花灼灼绽放,正如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凤凰县各族儿女团结奋进的炽热之心。在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当下,凤凰县积极探索实践,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

近年来,凤凰县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以“七大工程”为抓手,着力推动文旅深度融合,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让沱江两岸各民族“同心圆”越绘越圆,其经验做法为全国文旅融合与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提供了生动样本。

凤凰坚持“多规合一”理念,编制《湖南省凤凰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修编(2015-2025)》《凤凰县“十四五”旅游发展规划》等5项专项规划。以古城为核心,沿沱江串联苗族吊脚楼群落、土家族摆手堂等20余处民族文化地标,构建“古城辐射、江河串联、乡村拓展”的全域格局。《凤凰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将苗族银饰锻造、土家族织锦等12项国家级非遗纳入保护,划定15处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确保文旅项目成为展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窗口。

凤凰统筹省旅游专项资金、县级产业基金及社会资本,加大文旅发展资金投入。将旅游用地纳入国土空间规划,盘活农村闲置宅基地200余亩,竹山村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改造37栋闲置农房为“竹山乡居”民宿,带动82户苗族群众参与旅游经营。实施“凤凰文旅英才计划”,邀请专家开展培训,选派骨干赴先进地区学习,培育“双语导游”“非遗传承人”等乡土人才,民族群众占比65% ,打造专业服务队伍。

凤凰以5A景区创建为抓手,筹措资金20多亿元修缮古城,完成17条历史街巷改造、100余处文物景点和80余条历史街巷维修,建成24座旅游厕所、更换1141块标识牌。2024年凤凰古城跻身5A级景区。打造竹山、老洞等6个乡村旅游示范村,建成123栋民族特色民宿。推出《湘见·沱江》等精品演艺,年观演超50万人次;规范旅拍产业,制定全国首个标准,培育超千家门店,年接待拍摄游客众多,带动就业5000人,年产值达5亿元 ,“穿民族衣、拍中国美”成文化认同符号。

“十四五”规划31个文旅重点项目,总投资437.94亿元。凤凰古城5A配套项目、“凤凰故事文化村”、“凤仙境温泉小镇”等有序推进。截至2024年底,21个在建项目完成投资25亿元,凤凰磁浮观光快线串联12个村寨,带动沿线村寨发展。

凤凰积极构建“高速+高铁+航空+磁浮”立体交通网,张吉怀高铁开通,湘西边城机场运营,凤凰磁悬浮观光列车运营。全县建成4家星级酒店、1252家民宿,部分民宿提供双语服务。游客集散中心配备多民族语言导览设备,开通特色观光巴士,实现交通畅达。

凤凰擦亮“国家5A级景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等12块国家级招牌,连续7年入选全国县域旅游百强,年接待游客众多。举办“天下凤凰·凤求凰”民族婚俗集体婚礼等特色活动,打造“四月八”“六月六”等节庆IP,年均举办非遗活动50余场,吸引各族群众参与。

同时,凤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全年“送戏下乡”182场,基层文化馆活动66场,吸引线上线下观众20.3万人次,公共图书馆流通10.23万人次 。策划“同心凤凰”系列活动,端午龙舟赛各族选手组队,非遗工坊共绣织锦,磁浮列车播放多民族歌曲,文化服务覆盖全县80%民族村寨。


责编:李孟河

一审:莫成

二审:杨元崇

三审:张颐佳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