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水情深耀星城——写在长沙市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八连冠”之际

赵志高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4-26 08:46:06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赵志高

4月23日,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命名大会在北京召开,星城长沙再次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实现“八连冠”。

这是长沙“军爱民,民拥军”又一次生动诠释,也让长沙“全国双拥模范城”和“军人友好型城市”的招牌越擦越亮。

深耕红色沃土,崇军拥军蔚然成风

长沙是革命摇篮、雷锋家乡,素有拥军优属光荣传统。

4月24日,记者来到长沙四方坪地铁站内,“潮起湘江·致敬最可爱的人”宣传标语非常醒目,墙上贴满了立功受奖官兵和“最美退役军人”的大幅照片,乘客纷纷驻足观看和拍照。

在长沙科大佳园社区,拥军的街头标识、景观小品、网红打卡墙和店铺特别多,“国防绿”已成为街区最美风景。现役、退役军人和优抚对象凭相关证件到“双拥联盟门店”消费,可享有专属优惠及独享礼遇。

“像雷锋那样当兵,当雷锋那样的兵!” 在雷锋家乡望城的雷锋雕像前,即将踏上军旅征程的长沙应征青年庄严宣誓,革命摇篮“红”的底色愈发鲜明。

“在长沙,国防教育不是口号,而是可触可感的城市故事。”长沙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副局长刘晓荡告诉记者,历年来,各级党委、政府深耕长沙这片红色沃土,不断创新宣传形式、宣传载体,让双拥元素融入生活、贴近民众,让崇军拥军蔚然成风。

长沙利用山水洲城独特优势,开展“一江两岸灯光秀”国防教育和征兵宣传;开通“红色长沙·强军号”国防教育地铁专列;建设地铁3号线“四方坪·双拥站”;打造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的“国防教育街道”;评选“最美退役军人”“最美军嫂”……让“军爱民、民拥军,军民鱼水一家亲”的故事走进千家万户。

同时,常态做好新兵入伍欢送、老兵返乡欢迎等工作,讲好英雄故事。

倾情用心服务,军人幸福感升级

4月17日,长沙举办2025年春季退役军人暨随军随调家属专场招聘会,汇聚中联重科、顺丰速运等100家知名企业,吸引679名退役军人及随军随调家属前来求职,现场达成就业意向184人。

“退役军人专场招聘会,让人倍感温暖。”参加招聘会的退役军人王振祥说,专场招聘让大家不用东奔西跑,可以一站式了解更多企业信息,挑选自己喜欢的岗位。

长沙聚焦广大官兵、军属和退役军人“急难愁盼”问题,科学设置1831个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切实解决服务退役军人“最后一公里”,提升军人自豪感、获得感、幸福感。

去年,长沙开福区四方坪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副站长胡敏在参加防汛执勤时,得知辖区退役军人罗某的老婆患癌症,家庭困难,便积极帮其申请援助。目前已帮罗某申请援助资金达1.7万元。

“再难不难子弟兵,再苦不亏优抚对象。”长沙市主要领导表示,每当险情来临之时,都是军人冲锋在前,用血肉之躯筑牢“安全堤坝”、当好城市平安的“守护者”……他们都是最可爱的人。

这些年,长沙倾情用心拥军,真正做到军人需求在哪里,服务保障就到哪里。

投入20余亿元,拆迁腾地4888亩、修建道路17条,支持驻地部队营区建设;拨付援助金160多万元,有效解决100多个困难军人家庭的“燃眉之急”;

安置和安排转业军官、退役士兵2777人,随军家属173人;创建全省首个退役军人及军属就业创业线上服务平台;在全省率先推出乘坐公交、地铁、磁悬浮等175条持证优待事项……

军民双向奔赴,融合共建促发展

军爱民,民拥军,军民团结一家亲。

这些年,长沙和国防科大签订双拥共建框架协议,聚合全市优质教育资源将国防科大附中打造成一流名校;与海军长沙舰签署城舰共建协议,开创国防教育、人才培养、技术转化多维互动新模式;与国防科技联手在长沙·开福科创谷打造科技创新交流中心……同时,国防科大联合优势单位在长沙共建5个省技术创新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支持地方发展。

如今,军民共建佳话频传。

国防科大附中变成了人人争相入读的一流学校;长沙军民融合重大示范项目总产值突破1560亿元……

截至目前,长沙军创企业数量达2.7万家,注册资本(金)约3000亿元,占全省军创企业注册资本(金)的27.5%,年缴税收近100亿元。

1600多支退役军人志愿者队伍和309名“兵支书”活跃在大街小巷和田间地头,在基层治理、弘扬文明新风和助力乡村振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长沙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书记、局长宋尊德说,从经济战场的“创业先锋”到基层一线的“治理骨干”,从应急抢险的“迷彩绿”到公益服务的“志愿红”,退役军人已成为助力长沙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

责编:封豪

一审:封豪

二审:王晗

三审:刘永涛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