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客户端 2025-04-25 19:34:51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4月25日讯(通讯员 周媚 李心依)4月25日上午,娄星区大科思乐学校将劳动课堂搬到田间地头,联合大科街道开展“手把青秧承农脉 足踏沃土悟粮辛”乡村振兴劳动实践活动。
活动伊始,街道讲解员在田埂旁为同学们带来一堂生动的“水稻的一生”自然课。讲解员以插下的秧苗为切入点,按时间顺序细数水稻从育苗到成熟的生命旅程。为加深理解,现场还设置了趣味有奖竞答,“水稻生长分为几个阶段”“我国水稻一年最多种植几季”等问题引发热烈讨论,学生们争相举手,踊跃作答,在欢声笑语中领悟“一粒米千滴汗”的深刻含义。
讲解结束,同学们迫不及待地挽起裤脚,赤脚踏入水田亲身体验。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分秧、插秧的要领。起初,不少学生动作生疏,秧苗东倒西歪,但大家毫不气馁,反复调整手法,逐渐掌握了“浅插、匀距、稳根”的技巧。远远望去,红色的校服与碧绿的秧田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生机盎然的“童心播种图”。
该校负责人表示,劳动教育是必修课,不仅是技能的锻炼,更是价值观的塑造,希望学生通过亲身经历,深刻理解农耕文化,珍惜粮食来之不易,厚植乡土情怀。
此次活动的开展,充分发挥了“红领巾”的先锋作用,在田间展现了新时代青少年的劳动风采,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鲜活力。未来,大科思乐学校将持续深化劳动教育,引导学生在实践中锤炼品格,培育责任担当。
责编:王美慧
一审:王美慧
二审:肖洋桂
三审:周俊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