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渣也能“点石成金”?这家建筑企业有办法!

曹娴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4-25 16:49:14

通讯员 吕新龙 袁英杰

江西新余,在沪昆高速昌金改扩建项目1标段的工地上,中交中南工程局有限公司的项目经理龚箭蹲在摊铺机后,指尖摩挲新铺的沥青路面。

黑色路面泛着细碎的金属光泽——这不是普通的沥青,而是他们用新余钢厂的废弃钢渣研发的新型材料。

(沪昆高速昌金改扩建项目1标段施工现场。本文图片均由中交中南局提供)

废弃钢渣用于高速公路路面摊铺,是否影响工程质量?面对疑问,龚箭讲述了一段钢渣“点石成金”的故事。

昌金高速改扩建工程是江西省“十纵十横”高速网的收官之作,也是江西更好融入长江经济带和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通道,项目全长46.52公里。其中,中交中南局负责建设26公里标段就需要消耗近40万吨辉绿岩、玄武岩等天然集料用于路面摊铺。

如果按照传统开山方式获取这些原材料,不可避免将对当地的山体进行大面积开挖。“再这么挖下去,山都要被‘啃’秃了。”项目总工丁子君翻看着环评报告陷入了沉思。

一次观摩学习会上,丁子君了解到,新余钢厂弃置的钢渣经过处理,密度和硬度竟与玄武岩不相上下,可以代替传统天然集料用于沥青混合料。

“既然钢渣能铺路,我们地处新余,何不尝试一下?”在项目例会上,丁子君提出研究方向。

但质疑声随之而来:钢渣含有游离氧化钙,遇水膨胀会导致路面开裂;钢渣中如果重金属超标,有可能污染环境……

为验证可行性,丁子君带着实验室团队泡在检测室,项目经理龚箭则带着团队跑遍长三角的钢渣应用项目进行实地调研。3个月里,他们收集了国内外300多份研究报告,却发现现成的技术根本“水土不服”——新余钢渣的成分与其他地区差异太大。

“自己研发!”龚箭在项目技术研讨会上做出决定。

(沪昆高速昌金改扩建项目1标段。)

接下来的日子里,项目部派出5名技术骨干与山东省交科院博士团队及新钢集团联手合作。经过4个月的反复试验,探索形成“三步法”处理工艺,即先用高温焖烧降低钢渣活性,再通过多级筛分精准控制粒径,最后露天堆放半年让材料自然稳定。

为了监测钢渣的稳定性,实验室主任肖宏图带着团队在盛夏守着堆场,每天记录温度、湿度对钢渣的影响。“那三个月,我们晒得比钢渣还黑。”肖宏图打趣道。

2024年9月,江西省首段钢渣试验路摊铺进入倒计时。摊铺机缓缓推进,技术员们手持红外测温仪,紧盯着温度曲线,压路机碾过的声音震得人耳膜发疼,但每个人都屏住呼吸,生怕错过任何异常。

等待检测结果的3天里,项目部的灯光彻夜未灭。当报告显示钢渣路面的动稳定度比传统材料高出40%时,丁子君攥着报告激动不已:“成功了!”

更让人惊喜的是,每吨钢渣原材的价格不到天然砂石料的三分之一,经测算,仅这一项就能为整个项目省下300多万元;消化掉的3.4万吨钢渣废料,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万余吨。

(沪昆高速昌金改扩建项目。)

如今,走在新铺的钢渣路面上,龚箭的脚步格外踏实。这条路不仅代表着绿色创新技术的突破,更是成为江西高速公路建设低碳减排、节约成本的“绿色教科书”。

项目团队依然没有停下脚步。龚箭介绍,他们在路面埋设了传感器,实时监测钢渣的长期性能;还与高校深入合作,继续研发更高效的钢渣改性技术。“我们要让这条‘绿色动脉’不仅能畅通车流,更是成为促进循环经济的标杆。”望着远处绵延的高速路,他的目光坚定。

责编:谢卓芳

一审:谢卓芳

二审:曹娴

三审:李伟锋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