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5 15:40:25
中华白海豚 新华社记者 陶希夷 摄
蔚蓝色的大海中,十多只中华白海豚“组团”出游,如同灵动的精灵,在碧波间追逐戏水、翻转跳跃,优雅的背鳍和尾鳍划过水面,奏出欢快的音符。这一景象令人惊叹。
在惊叹之余,人们或许会好奇:为什么它的名字前冠以“中华”?为什么体色粉红却被称为“白海豚”?又为何被称为“微笑天使”和“水上大熊猫”?
最早发现于中国
中华白海豚俗称妈祖鱼、粉红海豚或太平洋驼海豚,属于海豚科白海豚属,是海洋哺乳动物而非鱼类。其体型中等,通常体长2.0-2.5米,最长可达2.7米,体重约200-285千克。
18世纪50年代,在广东省广州市附近的一个河口,瑞典人彼得·奥斯贝克观察到一头白色海豚,并将其记载于《中国和东印度群岛旅游记》中,命名为“中国白海豚”。
随着人们不断了解和认识各海域内白海豚亲缘关系很近的物种,多次更改了它们的属名,最终仍以最早发现于中国而得名,也就是“中华白海豚”。这也使中华白海豚成为全世界93种鲸类动物中,唯一以中国命名的鲸类动物。
实际上,中华白海豚并非仅分布在中国,东南亚及孟加拉湾沿海地区也有其踪迹。
体色与年龄、血管有关
既然名为“白海豚”,为何我们看到的却是粉红色?其实,这与中华白海豚的年龄密切相关,大致分为3个阶段:幼年阶段的体色呈暗灰色;亚成体阶段的体色逐渐变浅,呈现灰色与粉红色相杂;成年阶段的体色变为纯白色。
粉红色并非由它皮肤色素造成,而是表皮下血管透出的颜色。中华白海豚的真实体色其实是纯白色。
天生嘴角上扬
中华白海豚的嘴角自然上翘,看起来仿佛始终在微笑,“微笑天使”的美名由此而来。
这种独特的外形不仅让人感到亲切,也反映了其友善的天性。中华白海豚喜欢群居,社群成员关系紧密,常表现出互助行为。它们通过叫声和肢体语言进行交流、传递信息,常在风和日丽时嬉戏玩耍,在浪花中腾空跳跃,展现出活泼乐观的性格。
一年只生一胎
中华白海豚喜欢栖息在亚热带海区的河口咸淡水交汇水域,偏好浅水区和多岩石环境,很少进入水深超过25米的海域。它们以咸淡水鱼类和头足类为食,是典型的“顶级掠食者”,但繁殖能力较弱。雌性9-10岁、雄性12-13岁才性成熟;每年繁殖一次,妊娠期长达10-12个月,每胎仅产一仔;一生仅能生育十多次,幼豚成活率有限。
由于生存环境特殊、繁殖率低,加之受到人类活动的威胁,2008年,中华白海豚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我国也将它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正因如此,中华白海豚的地位与大熊猫相似,成为海洋中的珍贵物种,被誉为“水上大熊猫”,既形象又贴切。此外,这一称呼也借用了大熊猫的全球知名度,让人们更能理解其珍稀程度。目前,全球中华白海豚的种群数量约6000头。
保护中华白海豚如同保护大熊猫一样重要。如今,我国已在多地设立中华白海豚自然保护区,包括福建厦门,广东珠海、湛江、台山、江门等。珠海还将中华白海豚作为城市吉祥物,以提升公众保护意识。
(来源:科普时报 作者系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
责编:伍芳芳
一审:伍芳芳
二审:姚瑶
三审:黄维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