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银 三湘都市报 2025-04-24 17:59:35
三湘都市报全媒体记者 蔡银 通讯员 文如琪
4月24日,湖南常德。这是2025中国常德柳叶湖舟钓世界锦标赛比赛的第一天,共有来自21个国家的120名世界顶尖钓手参赛,来自成都的中国舟钓国家队队员李阜东严阵以待。作为中国舟钓国家队的核心成员,他曾获得2023年中国升钟湖国际舟钓大赛暨2020-2023中国舟钓(路亚)公开赛总决赛冠军,这是37岁的他的第一次参加国内举办的世锦赛。
舟钓是以船艇(如路亚艇、皮划艇等)为载体的钓鱼运动,钓手乘舟在水域中移动寻找钓点,结合驾舟技巧与垂钓技术进行捕捞,兼具灵活性与竞技性,常见于湖泊、江河等场景,此次2025中国常德柳叶湖舟钓世界锦标赛是中国继2015年常熟后,第二次在境内举办舟钓世锦赛。
仍记得第一次握竿时的颤动
李阜东和记者聊起了7岁时他的第一次握竿——那是一根自制的竹竿,棉线绑着弯钩,没有鱼漂,全凭手腕感知水下动静。“现在回忆起来,仍清晰记得掌心传来的颤动。”李阜东说。受到父亲的影响,他自小对钓鱼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上学时常常独自步行一两公里,探索厂区内所有有鱼的水域,放学后书包一放就往河边跑,钓遍了厂里的野塘、水渠。
“不夸张地说,哪里藏着鲫鱼、哪里出鳊鱼,我比数学课代表记公式还熟。”李阜东说。
2016年,李阜东正式成为职业钓手。
“最初我只是喜欢钓鱼,后来发现能比赛中获得一些成绩,就想着试试以此为生。”通过朋友引荐,李阜东进入了钓鱼的比赛圈子,仅用了两年时间就从业余选手成长为职业钓手。
李阜东在比赛中。受访者 供图
竞技钓鱼需要好技术+沉住气
李阜东说,每次钓鱼的窗口期通常只有一小时,错过意味着全天收获寥寥。身为职业钓手,为抓住这个“窗口期”,李阜东保持着近乎严苛的作息:晚上9点休息,凌晨3点起床拉船下水。“夏季暴雨天、冬季零下低温,只要有比赛,就得咬着牙坚持。”
一开始,钓鱼对他而言是消遣时光,成为职业钓手后,心态逐渐转向系统化备战:“现在,我会提前研究水域地形、记录鱼群习性,甚至精确到不同天气下的用饵策略,每一次抛竿都需要理性思考。”
“每一场比赛都是一堂课。”李阜东和记者分享了2016年的一次重要赛事。当时,因比赛经验不足,他跑掉了一条即将上钩的大鱼,与冠军失之交臂;又因性格急躁,在关键时刻错失调整策略的机会,最终仅获第四名,“那次对我的打击很大,但也让我明白,竞技钓鱼不仅需要技术,更需要沉得住气。”
“就是冲着冠军来的”
为了备战这次世锦赛,李阜东始终心怀敬畏:“上一次中国办舟钓世锦赛还是2015年,全力以赴是唯一的态度,不为输赢,只为不留遗憾。”李阜东坦言,“国内的比赛,我会更在意个人或地方荣誉,比如代表家乡参赛拿奖很有成就感;但站上世锦赛等国际赛场,胸前的国旗会时刻提醒你,你是在为国家而战。”
身为职业的钓手,家人的支持是李阜东最大的底气。“我长时间在外参赛,家里大小事全靠妻子打理,我们这一行,出门比赛很多时候都要提前十多天到达场地进行适应性训练,如果没有妻子和女儿的理解,我很难心无旁骛的比赛。”
李阜东参加2024年加拿大舟钓世锦赛。受访者 供图
职业钓手不仅有机会代表国家比赛,还能一直“爱好到老”。李阜东介绍,有一位来自四川的老乡今年已经70多岁了,也是本次世锦赛的参赛选手,“钓鱼对我来说,不仅是一项运动,更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不断追求进步和突破自我的精神。”
从野塘边的竹竿少年到国际赛场的职业钓手,李阜东的钓竿人生,写满了对热爱的执着。“我们就是冲着冠军来的!这次比赛我会努力拼博,不留遗憾。”
责编:熊韵婧
一审:蔡银
二审:郭文雯
三审:周文博
来源:三湘都市报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