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4 15:02:30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黄煌 通讯员 张恬
书对很多人都意义重大,尤其是对以教书为业的人来说。2024年,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张伟然创作了文化史著作《湘江》。《湘江》从历史地理学的研究视角入手勾连古今,深入浅出地将一部湖湘文化史娓娓道来,是一本了解湖湘历史地理的入门读物。该书以湘江为线索,依次讲述了湖湘地区的地理环境、经济条件、人文传统、学术源流、民俗风情等,分析其传承和变迁,探讨了地理与文化的互动关系。
最后一期“请回答”中,张伟然分享了自己认为的好书的标准,“要有足够的学识,有真正的心得,不人云亦云,更不能炒人家的现饭。”面对AI技术对阅读的冲击,他认为,AI永远无法取代真正的求知型、研究型阅读,“顶多它能充当一个帮忙收集资料的角色。”
1.书对你来说是什么?
张伟然:对我来说,书首先是资粮。我靠教书、读书、做学问吃饭,没有书,这碗饭肯定是吃不成的。
同时,书也是我的世界。通过书,我在精神上长大成人。是书教会我原来不会、不知的东西。通过书,我了解、接触到古往今来的社会。通过书,我了解到各式各样的人,各种千奇百怪的想法。还是通过书,我发展了自己的思维,学会了思考。可以说,没有书,完全不可能有现在的我。
2.请谈谈创作一本好书的感受,从作者角度谈谈让读者读到好书需要下哪些功夫。
张伟然:这个问题,我其实没有资格回答。因为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创作过真正的好书。只能从理性角度推想一下。
首先,当然是要有足够的学识,凡书中内容涉及的东西,都要有足够的研究,要有真正的心得,不人云亦云,更不能炒人家的现饭。其次,脑子要足够清楚,要用最简洁明快的语言把问题、把事情说清楚,不能弯弯绕。当然,要遵守学界、业界既有的规范。再次,最好表达有一定艺术性,让人能在欣赏简洁高效的思维美感的同时,能欣赏到表达艺术层面的美感。
3.AI的兴起对阅读有什么影响?
张伟然:AI兴起总体上给阅读带来了一定帮助。它的搜索、信息汇总整合的功能,给读者带来了较大的便利。但是,我个人的印象是AI不具备真正的思维能力,它完全要依赖已有的资讯,因此,当既有的资讯存在问题时,AI就会生成一些假数据,不具备一定鉴别能力的人还分辨不出来。
因此,我感觉它对于一些初级的、普及性的,逻辑相对简单严明的快餐式、机械性阅读会形成较大冲击。但它永远无法取代真正的求知型、研究型阅读。后者还得靠读者自己,顶多它能充当一个帮忙收集资料的角色。
责编:黄煌
一审:黄煌
二审:周月桂
三审:杨又华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