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血与荣光——评原创歌剧《我有一个梦想》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4-24 21:28:05

高世逢

“开弓没有回头箭,男儿担当如泰山,豁出命来造机车,不获成功誓不还。”歌剧《我有一个梦想》4月17日在株洲神农大剧院首演,以工业史诗与人文情怀交织的舞台语言点燃全场。该剧由株洲市戏剧传承中心历时三年打造,集结一级导演黄定山、编剧盛和煜、作曲杜鸣及指挥王燕等顶级创作团队,将七十载机车制造史淬炼成舞台上的热血篇章,生动展现了株洲机车人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热血与荣光。剧中林驰南由王泽南扮演,江美丽由王丽达扮演,程冲由杨小勇扮演,林江雪由林姿娴扮演,朱大勇由王尊强扮演。这是一部充满力量与感动的艺术佳作。不仅通过艺术的表现形式将工业发展的宏大叙事呈现于舞台,更深刻地诠释了实业报国的初心与使命,让观众在欣赏中感受到了中国工业腾飞的脉搏。

“全剧以一枚弹片勾连起几个时代的命运转折,少年林驰南(胡嘉甯扮演)目睹日军轰炸摧毁家乡新建的厂房,从废墟中拾起一块发烫的弹片,与伙伴程冲(肖宸卓扮演)立下造火车的誓言。在“梦想”主旋律的数次变奏中,铸就中国工业从废墟崛起的史诗,见证了中国高铁从跟跑到领跑的伟大征程。剧中,机器轰鸣与人性柔光交织,铁轨延伸处既有大国重器的攻坚克难,更闪耀着高铁人家国同构的生命光芒。”导演折叠时空的奇思妙想,编剧妙笔生花的匠心独运,最终汇聚成了《我有一个梦想》中的钢铁交响。

该剧的成功,在于对人性的深度开掘。探索了林驰南、江美丽、林江雪、程冲、朱大勇等人性与人物的命运,看似在写电力机车前世今生的发展历程,但其着眼点是写人,写人性的丰富性、复杂性、并且牢牢抓住了人物内在的灵魂冲突,无论是林驰南看到弹片时的觉醒,还是苦心钻研机车技术的过程或与江美丽的爱情故事等,尽管时间跨越很大,但人物的命运始终与机车的发展紧紧扣在一起。观众不仅能感受到人物内心丰富充足的行为根源,还能在跌宕起伏,情节曲折的情境中欣赏到歌唱家们栩栩如生的人物塑造及个性分明的艺术风范!换言之,该剧难能可贵之处在于故事中的人物为自己所要表达的深刻内容找到了恰如其分的形式美。喜欢导演在排练场说的每一句话,如“我特别希望一个优秀的歌剧演员,在排练场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演出现场是布莱希特”“戏,不是在字上,也不是在每一行上,而是在字里行间”“所有讲故事的目的是塑造人物,塑造人物全靠细节”,“一片情绪的时候,你就会因状态找不到点,所以演员最重要的工作,叫做组织内心独白”等,正是这些金句打开了演员内在情感的阀门,使该剧构成了一幅情景交融充满着冷峻,阳刚的工业美学诗画。一层比一层更深的情、一层比一层更大气唯美的舞美设计,其传神的精神空间、心理空间和情感空间,营造出来的艺术之美充满了深刻细腻、震撼人心甚至催人泪下的艺术感染力,尤其当“韶山号”机车头驶入舞台时,那种穿越时空的感觉瞬间燃爆,台上锣鼓喧天,台下掌声四起,仿佛把观众一下拉回到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

林驰南的一生是奋斗拼搏的一生,从儿时的梦想到苏联专家撤走后临危受命时的追梦再到新世纪女儿林江雪大学毕业带着弹片回归,父女在“中华之星”试车中重逢以及新时代“复兴号”面临高原技术攻坚,暮年林驰南冒着生命危险执意亲征雪域等,完美诠释了韶山号、中华之星、复兴号,几个时代的跨越,体现了中国工业的崛起和株洲机车人的担当。剧中那句“要让中国火车跑在世界前面”,不仅是林驰南的誓言,更是几代机车人以汗水写就的雄心壮志。值得一提的是《我有一个梦想》这一梦想不仅是个人抱负的缩影,更是几代机车人以铁轨为纸、以匠心为墨绘就的壮丽篇章。

该剧亮点很多,尤其是几位歌唱家声情并茂的艺术表演。有人说得好:“戏好不好看,能不能牢牢抓住观众,与该剧的情境设置有着举足轻重的关系,但演得好不好,全靠演员。没想到几位歌唱家,“戏”味十足,拿捏精准,给观众带来了美轮美奂的艺术享受。男主林驰南扮演者王泽南,为了演好林驰南这个角色摸爬滚打在排练场,仅一个转身让弹片从衣服口袋甩出去的动作,就练了成百上千次,观众在他的演出中不仅获得了赏心悦目的艺术享受,还潜移默化地受到了艺术的熏陶。其演唱的咏叹调《我有一个梦想》更是张弛有度,收放自如。女主江美丽扮演者王丽达是株洲走出去的歌唱家,嗓音甜美、表演细腻,在《爱难道需要理由吗》《我的爱为你而来》及二重唱《人世间有一种想》把人物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给观众留下了人物生动、个性鲜明、情真艺巧的美感。程冲、朱大勇、林江雪扮演者杨小勇、王尊强、林姿娴声腔圆满、跌宕多姿,塑造出了以情动人,有血有肉且真实感人的艺术形象。其程冲演唱的《刻下我的名字》林江雪演唱的《格桑花开》《爸爸》《我是机车厂的孩子》给观众带来了唱得好,演得真,各具特色的艺术审美。正所谓群星荟萃,满台生辉。彰显出了该剧强大的艺术生命力。

若说该剧有什么让人遗憾的地方,个人认为株洲元素还可再浓点,如厂名、地名、方言等包括部分转场的音乐过长,还有林驰南在为女儿去广东治病这个环节上,作为父亲显得有点过于事业,少了点父亲的责任,夫妻间的矛盾冲突也略显平淡。再者,朱大勇这个人物上半场那么有喜感,下半场却不见了,如果风雨试车、雪地寻人这样的关键时刻朱大勇若能出现,其师徒、兄弟等情感也许能得到不一样的升华!当然,或许这是故事本体的自然释放。不过,这些看似平常的小问题,恰巧是观众关心的大问题。

总之,打造该剧其宗旨,不仅是对株洲电力机车风雨沧桑的历史回顾,更是对未来的展望及向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献礼。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心中有梦,脚下有力,中国工业的明天一定会更加辉煌!该剧也会在以后演出打磨中插上梦想腾飞的翅膀,绽放出更加完美,更加耀眼的光芒!

责编:刘瀚潞

一审:刘瀚潞

二审:周月桂

三审:杨又华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