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 2025-04-24 10:54:52
原载于《湖南日报》4月24日07版
李周颖 瞿 云 欧文琪 张 贝
4月18日8时至4月19日8时,沅陵县普降大雨,部分乡镇降有暴雨或大暴雨,最大累计降雨量226毫米。全县安全转移1408户3349人,因转移安置及时,无人员伤亡,打赢了今年防汛第一仗。
沅陵县有大小溪河911条,上型水库117座,山塘8613口,山洪灾害危险区859处;地质灾害隐患点462处,中高风险斜坡沟谷单位1828处,中高风险切坡建房户14251户。在即将进入主汛期之际,沅陵秉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理念,立足“防大汛、抗大险、救大灾”,以“人防+技防+群防”织密防汛备汛安全网,全力保障70万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宁可信其大,不可信其小,时刻绷紧“思想之弦”
4月10日,该县五强溪镇麻伊伏社区模拟“电闪雷鸣、大雨倾盆”天气情况,随着县防指一声令下,沅陵县2025年度防汛总动员暨山洪地质灾害防御应急演练拉开序幕。
4月10日,沅陵县举行2025年防汛总动员暨山洪地质灾害防御应急演练活动现场。欧文琪 摄影
本次演练围绕省委防汛“十防”措施要求,全面展示全县各单位应对突发性极端强降雨的临灾情况、组织群众安全转移、调度指挥应急处置全过程。通过实战演练,加强了该县应急救援抢险队伍之间的协调配合和实战演练能力,提升了群众的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意识。
当天该县防洪度汛誓师动员大会召开,吹响了“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的号角。全县各乡镇、各单位按照应急预案积极演练,以练备战,严阵以待。借母溪乡模拟张家村山体滑坡地灾点和拖渔溪村山洪危险区域出现险情,村民需实施紧急避险转移,开展应对突发地质灾害和防洪度汛山洪危险区域防御应急演练。官庄镇在童家田水库区域,模拟强降雨导致水库水位超警戒线、堤坝有渗漏等险情,迅速启动防汛应急响应,完成堤防加固、群众转移安置及医疗救援等环节。整个演练过程,各小组分工明确、反应迅速、密切配合、紧张有序……在县应急和安全生产委员会以及县防汛抗旱指挥部的有力指导下,全县各乡镇、各单位严格按照应急预案进行演练,切实达到预期效果。
山洪地质灾害防御应急演练现场,图为模拟疏散群众。欧文琪 摄影
众志成城、责任落地。沅陵在2020年成立了全市唯一地质灾害安全防范专业委员会,建立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责任状。今年,进一步压实乡镇、企业主体责任,有关部门行业监管责任,落实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三管三必须”措施,建立健全地灾隐患点“三级四人”联防和中高风险斜坡沟谷单位“六员”共管责任体系。县财政将全县3204名巡查员、监测员通讯费400万元纳入年度预算,充分发挥其“前哨”防灾作用。县水利局明确了859处山洪危险区、6处山洪易发区“三级责任人”(县级责任人、乡级责任人和村级责任人),督促压实山洪灾害防御巡查责任人职责和明确转移避险责任人责任;进一步压实水库防汛“三个责任人”责任等。
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不备,切实打好“有备之战”
时值汛期,沅陵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全面做好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的各项准备工作,切实筑牢防汛安全防线。
沅陵水利局水旱灾害防御物资储备仓库
建立应急物资保障体系。走进县水利局水旱灾害防御物资储备仓库,电动警报器、编织袋、发电机、虹吸管等防汛物资分类有序,摆放整齐。“这些物资宁可备而不用,绝不能用时无备。”县水旱灾害防御事务中心主任魏林介绍。目前,全县21个乡镇均已完成标准化物资储备,形成了“县乡联动、分级储备、快速调拨”的体系。
沅陵县自然资源局工作人员入户排查隐患。王明 摄影
建立防灾应急预案。近年来,沅陵先后实施了荔溪流域、兰溪流域治理和42座水库除险加固等水利工程,编制了《沅陵县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绘制了《沅水、酉水流域性洪水防御“两张图”》等,为山洪灾害防御快速反应打下基础。“防汛防灾必须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县自然资源局副局长李治平说。自3月起,该局携手省地灾所技术人员,兵分8路下沉至各乡镇排查地质灾害隐患,对全县地质灾害隐患点开展拉网式排查,新增排查隐患点4处,将全部落实“一点一策”整改方案。
建立救援应急队伍。该县建立了“专业队伍为骨干、民兵力量为支撑、社会救援为补充”的救援体系,抢险队伍达到8000余人,并新组建县级专业抢险队伍1支,确保关键时刻“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
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坚决打赢“主动之仗”
秉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理念,沅陵将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贯穿防汛工作始终,以系统部署、科学防控和精准施策,推动防汛工作关口前移、重心下沉,坚决打赢防汛主动仗。
构建防汛四级联动责任机制。即实现防灾责任“县包乡、乡包村、村包组、组包点(户)”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覆盖。结合实际将各乡镇全域的划分为多个网格区,科学设置安置点、各类防汛应急物资存放点、安全转移路线等,弥补了预报信息发布、预警转移命令下达、临灾叫应难以到户到人的短板,提升临险避灾实施快速安全转移的能力。
五强溪镇举办地质灾害防范专题培训。王明 摄影
防汛抗灾关键在“人”。提升群众主动避险意识和应急自救能力,是打赢防汛主动仗的关键一环。沅陵各相关单位、乡镇积极强化宣传动员,综合利用短视频、应急广播、屋场会、发放“防汛明白卡”等方式普及防汛知识,提升群众主动防灾意识和临灾应急避险技能;强化应急演练,截至目前,全县各级共计开展演练1801场次,涉及37994人,有效提升了基层应急处突能力及群众主动防灾避险意识。
斜城(沟谷)单元警示牌。王明 摄影
“各村民注意,落大雨滴,怕滑坡,请立即撤离!”在五强溪镇麻伊伏社区,沅陵引入的新型山洪地质灾害入户预警叫应系统正进行实战演练。这套智能系统以群众居住网格为单元,由雨量站实测数据系统、“631”叫应系统、叫应监控平台、呼叫器和安装在各家各户的应答器共同组成,通过“网格+技防”,预警信息“一呼百应、一键发送、精准叫应”。解决了因为时间、空间距离一时难以叫应群众安全避险转移的问题,为紧急避险转移打通了“最后一米”,赢得了“生命空间”。县水旱灾害防御事务中心主任魏林透露,“该系统将在五强溪集镇、楠木铺乡李家坪防洪堤、杜家坪乡狮子坪防洪堤、明溪口集镇、借母溪乡深溪流域、大合坪集镇6个山洪灾害易发区推行试点。”
汛期已至,沅陵将严格执行“四个一律”硬核措施,实行“转移谁、谁组织、何时转、转到哪、转后如何管理”闭环管理。在沅水、酉水流域防洪重点区域,县防汛抗旱指挥部依托《沅陵县重点防洪工程示意图》《沅陵县山洪灾害危险区分布图》等作战图,精准落实“631”预警叫应机制,做好暴雨洪水和地质灾害危险区群众转移避险工作,全力守护广大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当前,沅陵正以坚实的防汛举措,守护一方安澜。
责编:易鑫
一审:易鑫
二审:李夏涛
三审:肖畅
来源:湖南日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