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回九中:“我的韶山行”研学让红色基因融入青春血脉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4-23 17:52:41

新湖南客户端4月22日讯(通讯员 申学峰 黄军 彭俊钢)“青年怀壮志,立功正当时。请党放心,强国有我!”隆回九中1900多名学生整齐列队,高举右拳,誓言铮铮,青春之声响彻在毛泽东广场上空。这是隆回九中“我的韶山行”红色研学活动现场。

4月17日,隆回九中高一年级师生走进伟人故里,开展为期两天的“我的韶山行”红色研学。通过参加开班仪式,聆听思政大课,参观毛泽东故居、纪念馆,举行主题班会等方式追寻伟人足迹,感受历史厚重,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

行走的思政课 激昂少年志

“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深情的诵读声回荡在车厢里,师生们齐诵《七律·到韶山》。大家分两批次搭乘专列开启红色研学之旅。一路上,10多节车厢里诵读声、歌声此起彼伏,每个人脸上都喜笑颜开。言谈中流露出对此次研学活动浓浓的兴趣和满满的期待。

17日下午3时,毛泽东广场,“我的韶山行”红色研学开班仪式开始举行。师生们列方队齐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并庄严宣誓。这是青年一代与先辈跨越时空的对话。伴随《献花曲》,礼兵抬起花篮,缓步走向毛主席铜像,隆回九中12名学生代表敬献花篮。师生们怀着崇高的敬意,依次走到毛主席铜像前,鞠躬致敬,献上手中鲜花,并绕行一周。

“开班仪式庄严而富有意义,给我以心灵的震撼、精神的洗礼。承诺已作出,更需要我坚定的践行。”2435班刘飞琳说。

“时代各有不同,青春一脉相承。”17日晚上,学生们认真聆听了大思政课《恰是风华正茂》。大思政课通过声音、画面、视频立体呈现客观详实的史料、引人入胜的故事、鲜活生动的人物,学生们但觉有情有味有思,积极投入到课中的互动。2402班戴东湘说,看到毛主席6位至亲为革命牺牲的视频时,他的眼里泛起了泪花,更深刻地明白了诗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含义,信念与理想在心中升腾。

学生们还静坐在教室里观看了红色电影,重温那峥嵘岁月,依然能感受到那种穿越时空的信仰与力量。

沉浸式的体验 闪亮追梦人

晨曦中,清亮的起床号声在韶山学校内响起,学生们迅速起床,洗漱,整理内务。

沿着绿树成荫的道路,学生们列队步行至毛主席故居参观。“泥砖墙、青瓦顶,古朴的山区民居,仿佛一部厚重的史书,每一块砖、每一片瓦都承载着红色故事。”2436班陈志中在研学笔记中写道。

大家走进毛泽东同志纪念馆,通过沉浸式观展、讲解员陪伴式讲解,进一步了解毛主席的生平和光辉业绩。在“学伟人的读书精神”“学伟人的家国情怀”“学伟人的艰苦奋斗”三个主题展中,学生们更加清晰地明确了成长的三维“读书”“情怀”“奋斗”。

参观后,学生们召开了主题班会,分享此次研学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所悟。“一张张珍贵的照片、一个个鲜活的实物、一幕幕感人的场景,无不在展示着人民领袖的魅力与初心。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路,我们要传承红色基因,仰望星空、脚踏实地,争做时代新人。”2418班阳凯乐倾吐着自己的理解。

主题班会上“2035我在哪里”的美好憧憬,学生们对2035年的中国和自己有了无限憧憬和向往,掀起青春风暴,将主题班会推上高潮。“2035,我成为一名医生,愿为生命站岗,做守护生命健康的践行者,成为平凡生活里的一道光,照亮自己、温暖他人。”2431班喻雅萱憧憬2035的自我。

责编:戴鹏

一审:陆益平

二审:张文杰

三审:邹丽娜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