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3 14:38:51
文|许高勇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世界读书日,各种不同类型的阅读主题充斥于网络中,旨在推动全民阅读。作为一个对纸质书刊深度依恋的人,我为这种方式鼓与吹。同时,我又深深地担忧,在印刷文化被视觉文化日益侵蚀的今天,还有多少人留念纸质书刊!
我们今天非常流行于刷短视频。不管老少,手机上都有微视频、抖音等短视频软件,闲下来,拿出手机就能刷起来,被手机上形形色色的短视频所吸引。一边刷一边心里乐开了花,全然不顾周边的情形。因此,有人说我们今天已然进入了视觉时代,短视频消费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短视频为中心的生活方式呈现出微碎化、肤浅化、娱乐化、没文化的特征。著名新闻评论人曹林总结了短视频的核心理念:“不要讲逻辑,观众不需要高级的东西。”“不要教育引领观众,尽可能满足他们。”“观众很懒,别让他们动脑子。”“观众没有耐性,让他们爽了就行。”曹林的揭露很直白,短视频就是把人当傻子。而可悲的是我们很多人却陷入其中无法自拔,甘愿做这样的傻子。
以短视频为中心的叙事方式正在改变我们的思考方式,让我们陷入了一种文字失语症。所谓文字失语症,指的是我们难以用文字来表达我们的感情和思想。网络上有一个经典的段子:“看这风景美如画,本想吟诗赠天下。奈何自己没文化,一句我草走天下。”一句“我草”,就是文字失语症的直白表露,我们已不会用优美的文字来表达美景了。
文字失语症最大的害处是我们难以用文字来表达我们情感。古人通过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如送别,一首《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和汪伦只是泛泛之交,但通过诗句,将李白和汪伦之间的情谊表达得淋漓尽致。又如思念亲人,一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少了谁,少了我王维。这是何等的思念!用视频恐怕难以表达我们的情感。
最为重要的是,在短视频的长期影响下,人的理性逐渐退化,非常注重感性的体验。这也是微短剧大行其道的缘由之所在。微短剧采用一种无厘头的表演,情节狗血、题材恶搞、价值观扭曲,却让人越刷越过瘾。
回到阅读,也让我深深地担忧。我每年给学生上两门经典阅读类的课,一门《新闻传播理论经典选读》,一门《新闻学导学》。这两门课都以课程作业的方式结课,要求学生写一篇书评。等到批改作业的时候,清一色的书评都是尼尔·波兹曼的《娱乐至死》《童年的消逝》,貌似他们只读过这两本书!其实,我们新闻传播学理论有许多经典的书,但大多数学生读这两本书是因为《娱乐至死》《童年的消逝》太容易读懂了。这让我充满忧虑,大学生只读容易读的书,怎么能成为一个思想健全的大学生!
因此,重建一种以纸质书刊为中心的阅读文化非常重要。我们要回到经典,找个安静的地方,去触摸纸质书刊上散发的书香味,去领略文字里散发的思想,去用文字表达我们的情感。这才是纸质书刊的魅力之所在。
(作者系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副教授)
责编:黄煌
一审:黄煌
二审:周月桂
三审:杨又华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