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昭平:扎根山乡倾情育桃李

  科教新报   2025-04-22 17:20:56

科教新报·新湖南客户端 通讯员 蒋易薇

4月15日清晨,新宁县金城学校,琅琅的读书声在校园上空飘荡。校长付昭平与一名副校长在一间又一间教室外细致巡查。“按工作分工,付校长应是周一巡查的,但他不放心,上学期间,他一直坚持每天巡查。”学校教导主任雷国华感慨。

扎根山区教育几十载,从青葱岁月到天命之年,从普通教师到六校掌舵人,付昭平用半生光阴在三尺讲台书写了自己的教育人生。

付昭平与校行政人员在检查学生晨读

“哪里需要我,我就去哪里”

1991年夏天,付昭平从湖南省第一师范学校毕业,面对省城一所学校的橄榄枝,他选择回到家乡新宁县偏远的水庙中学任教。同事说他“傻”,他却说:“山里的孩子更需要老师。”在水庙中学,他连续十年任教毕业班语文,他带的班级次次统考名列前茅,两次荣获全县第一名,他快速成为一名“学生喜爱、同行认可、学校放心”的青年骨干教师。

2003年,付昭平担任水庙中学校长,“当时教室墙皮剥落,操场杂草丛生,师生们要到一公里外的山脚下挑水喝。”说起当年的情景,付昭平满脸苦涩。面对学校现状,他没有退缩,卷起袖子带着师生开荒种树,四处奔走争取资金,硬是将“晴天一身灰,雨天两脚泥”的破旧校园改造成绿树成荫的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学校”。

2006年组织委派付昭平担任麻林瑶族乡中心学校校长,学校校舍破旧,他没有抱怨,带领教职员工埋头苦干。4年后他调离时,瑶乡的教育已绽放光芒。

此后15年,他辗转4所学校,每每临危受命,次次力挽狂澜。藕塘小学因矛盾多、管理乱被称为“烫手山芋”,2016年付昭平到任后,白天听课评课,夜晚走访教师,短短半年便凝聚起涣散的团队。在他带领下,学校连续4年斩获县教育目标管理考核一等奖,从“无名校”一跃成为“新宁教育新星”。

“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

2021年,付昭平调任新宁县解放小学,这所全县有名的小学,当时教学质量开始滑坡,他带着笔记本连续两个月“泡”在教室,眼睛紧盯着视频,发现问题,逐一记下。当他在教师会上播放拍下的课堂视频:学生打瞌睡者有之,教师照本宣科者有之……教师们深受震撼。

“教育不是完成任务,而是要立德树人!”付昭平说。短短的100天时间内,他召开了10次毕业班师生会议,经过努力,终于遏制住了质量滑坡的趋势,成功实现了“王者归来”。他积极推行“严管+赏识”的教育模式,教师们发现,校长的兜里总揣着“星星贴纸”,见到学生点滴进步便当场奖励,为了激励学生,他自掏腰包让女儿买来一大堆标注 “清华大学”的笔和笔记本,奖励学习取得进步的学生。他有教无类,不放弃一个差生,2317班的晓慧(化名)同学六年级时转入解放小学,因身体原因情绪低落,自暴自弃,每天要么不进教室,要么在课堂捣乱,任课老师十分头疼。付昭平得知情况后,天天到操场或教室陪伴他,给他讲哲理故事,鼓励他要相信自己,功夫不负苦心人,晓慧同学终于肯进教室上课并且不吵不闹了,照毕业合影时,他紧紧拽住付昭平的手,说“要和大叔校长照张相”。

走进金城学校的“星光大道”,墙上贴满学生笑脸。付昭平推行“人人都是明星”计划,书法、剪纸、足球、象棋甚至种菜皆成评价标准。这些制度让校园呈现出“百花齐放春满园”的热闹景象,让每一个孩子找到了自己的坐标和兴趣。2024年,这所建校仅一年的学校在全市联考中挺进“百强校”。

“困难像弹簧,敢拼才能赢”

付昭平在新宁教育界以“敢打硬仗、能打胜仗”而小有名气。2018年,付昭平经历了一场“闪电战”。为化解藕塘小学“超大班额”难题,县里要求12天内接收改造南方电子厂旧楼。当时他白天协调水电改造,夜晚带着教师粉刷墙壁。竣工那天,望着窗明几净的新教室,他笑着说:“孩子们有新教室了!”。

这种“拼命三郎”精神,贯穿了他的整个教育生涯。在水庙中心小学整体搬迁工程中,他仅花120天就让孩子们坐进新教室;在金城学校初创期,他带领团队用60天完成校园改造,开学当天,家长发现操场上的沥青还是温热的。

有人问他:“总接‘烂摊子’,不累吗?”他笑着说:“不累,我的教育理念就是“让每一颗星星都闪闪发光”。

责编:陈洁

一审:陈洁

二审:陈暑艳

三审:黄维

来源:科教新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