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瑜 余洪 王立刚 文彦波 湖南日报 2025-04-23 15:59:31
“自从参加了学校的劳动实践课,孩子勤快了许多,放假回家后开始主动承担家务,现在我偶尔也能吃上他做的菜啦。”近日,湖南城市学院2022级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夏阳的母亲欣喜地向学校老师讲述儿子的积极变化。
近年来,湖南城市学院积极探索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以独具特色的“五五三”劳动教育模式为引领,为学生全面发展指引方向,成为学校教育改革的关键力量,开启了培育新时代高素质人才的新篇章。
创新模式,打造劳动教育新引擎
何为“五五三”模式?
记者了解到,该模式即坚持劳动教育与劳动实践、文明养成教育、专业教育、社会实践、双创教育“五结合”,从劳动观念、劳动知识、劳动实践、劳动技能、创造性劳动实践“五维度”构建劳动素养评价指标体系,同时通过“双主体”评价(教师、家长与学生共同参与)、“双度”评价(劳动素养达成度和劳动表现满意度)、“双域”评价(学校和居家表现),实现对学生劳动教育的全面、科学评价。
“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模式,构建起一套科学、全面、有效的劳动教育评价体系,让学生在劳动中成长,在评价中进步。”学校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一模式打破了传统劳动教育的局限,将劳动教育融入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
特别是在专业教育中,学校结合不同专业特点,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劳动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提升专业劳动技能;在双创教育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类创新创业竞赛,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性劳动能力。
完善体系,建立协同育人“教联体”
为确保劳动教育的有效实施,学校全力完善“三个体系”。
在课程目标体系方面,学校进一步修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明确劳动教育在各学科专业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中的地位,为劳动教育的开展提供了顶层设计。
在课程内容体系建设上,学校构建了“通识教育必修课+专业实践必修课+综合实践必修课+劳动教育特色选修课”四位一体的劳动教育课程群,涵盖劳动价值观教育、劳动知识学习、劳动技能训练等丰富内容。
同时,学校出台《湖南城市学院大学生劳动教育实施方案》,加强课程实践教学,将实践教学分散在本科各学期,让学生在不同阶段都能接受系统的劳动教育。
不仅如此,学校建立了多项联动机制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学工部与各二级学院建立劳动教育联动机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共同推进劳动教育工作;二级学院建立家校联动机制,及时沟通学生在学校和家庭的劳动情况,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局面。
提炼成果,搭建成效展示“示范窗”
“自2014年入校以来,每周四下午,我都会参加学校的劳动实践课,拔草、打扫卫生……劳动强度虽然不大,却让我们在劳动中感受到收获的喜悦。”学校2014级环境工程专业毕业生董振昊表示,学校的劳动实践课培养了自己的责任感、奉献精神和吃苦耐劳的品质。
2018年毕业后,董振昊毅然决然地来到新疆,用奋斗的汗水,谱写青春的赞歌,并获评“全国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卓越奖”“湖南省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优秀典型人物”。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的1996届优秀毕业生曹育才,始终坚守在产业科技创新的前沿阵地,将推动金属有机聚合催化和高端聚烯烃材料发展,视作实现人生价值的最佳途径;同样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的2015届优秀毕业生詹琛,扎根建筑行业十四载,巾帼不让须眉,敢想敢干敢担当,成为建筑行业的行家里手;毕业于给水排水工程专业的2014届优秀毕业生王骁宇,跨越山海,参与蒙内铁路建设……
众多校友的卓越事迹,无一不是学校劳动教育成果的生动展现。
除了优秀校友的不断涌现,该校在劳动教育领域的其他成果同样可圈可点。理论研究成果丰硕,学校出版2本教材,立项4项劳动教育相关课题,发表8篇劳动教育相关论文、1篇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论文,为劳动教育的深入推进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实践方面,学校获批2项省级示范校、1个省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学生劳动观念和劳动技能得到大幅提升。学校学风建设成效斐然,2024年,学生考研报考率、录取率、英语四级通过率和就业率均显著提高。学生在各类学科竞赛和创新创业大赛中成绩优异,志愿服务劳动荣获国家级银奖1项、省级金银铜奖各1项。
此外,学校劳动教育改革经验还获得了广泛认可和推广。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的劳动教育工作给予高度评价,学校在湖南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年会上作典型经验发言,并多次获评“湖南省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与实践先进单位”。志愿服务和创新性劳动成果受到媒体广泛关注。
劳动教育经验还形成了辐射效应,先后接待10余所省内外高校前来学习交流,课题团队成员多次到兄弟高校宣讲典型做法,为其他学校开展劳动教育提供了有益借鉴。
未来,学校将进一步深化劳动教育评价改革,不断优化“五五三”模式,持续探索劳动教育新路径,为推动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让这一“新航标”引领更多学生在劳动中成长成才。
作者:钟瑜 余洪 王立刚 文彦波
责编:杨斯涵
一审:余蓉
二审:黄京
三审:杨又华
来源:湖南日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