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中国古代的业余作者致敬

    2025-04-22 17:39:50

文|龙泽巨

四十多年前在大学读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国文学史是主要课程之一。我最爱听老师讲作家作品,他们绘声绘色的讲述、入木三分的剖析,让我对那些卓有成就的文学家敬佩不已。

我太愚钝。四十多年后的今天,我才突然悟出了一个真相:许多彪炳史册的文学巨匠,并非专业的文学作者,而是业余作者,他们的主业是从政或从军。例如,我国历史上第一位大诗人屈原,他是战国时代楚国的朝廷命官,任过左徒、三闾大夫等要职。东汉末年的曹氏父子是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但他们的主要精力是从政和带兵伐敌。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做过县令等多个职位的官员。我国文论史上的文论大家刘勰也曾为官多年。唐代诗仙李白、诗圣杜甫志在为官,李白任过朝廷的翰林供奉,杜甫任过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等官职,虽然仕途不顺、任职时间不长;诗魔白居易则终生为官;边塞诗派代表人物高适为军中将领。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等唐宋八大家均为终身从政之人。晚清四大名臣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及另外两位名臣林则徐、陶澍均属饱学之士,留传不少诗文于世。此类案例,不胜枚举。一言以蔽之,在中国古代,进步的知识分子均奉行“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人生取向,从政从军之余,一直坚持研究学术,或写作诗文。这应该是一种优秀的文化传统。

改革开放之初,党中央推出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重大政策,引发了公务员队伍的读书热、文凭热,也吸引了一批专业知识分子走上了从政道路。正是他们,在党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带领人民群众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把我国引领到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康庄大道。

担任领导干部,必须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学习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科技、军事、外交、历史等方面的知识,继承中国古代优秀知识分子业余时间坚持读书与写作的优良传统,在工作中作出正确的、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和当地实际的决定。

向中国古代的优秀知识分子致敬!

责编:黄煌

一审:黄煌

二审:周月桂

三审:杨又华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