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4-22 12:31:18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 阮涛 罗娟 黄思源
4月21日晚,陆张弘一正调试他自制的PVC管天文望远镜。当月球表面的陨石坑透过目镜清晰呈现时,少年眼里的星光比穹顶银河更璀璨——这架由废品站淘来的凹面镜、旧木材组装而成的观测设备,凝结着他十年科学探索的积淀,也折射着当代中国青少年蓬勃的创新力量。
(△陆张弘一及他所制望眼镜观测的月相)
五岁萌芽:当废纸壳遇上科学梦
15岁的陆张弘一是郴州市九中初二学生,从5岁开始探索他的科学梦。那年盛夏,陆张弘一在火力发电厂纪录片前久久驻足。彼时谁也不会想到,阳台上堆积的快递纸箱,会成为他叩开科学世界的第一块敲门砖。“他用胶带把纸箱裁切成齿轮,硬是做出了能升降的电梯模型。”父亲回忆道。随后,一本九年级物理书点燃了他对电路知识的探索欲望,他深入研究电路图绘制出无线电中波图。那年9月,在其父亲的协助下,小弘一还成功组装汽车四缸发动机模型。
这种“变废为宝”的创作基因贯穿少年成长轨迹:6岁绘制量子图、详细记录植物生长过程,用鸭骨头制作颈椎模型。7岁学习乐高机器人编程,组装出预制件太阳能小机器人。之后,陆续制作出淡水过滤器、火山喷发实验、简易吸尘器、自动避障机器人、红绿灯电力模型、液压挖掘机模型、太阳能机器船等多个创意作品。在校2327班班主任谭丹霞看来:“我常常惊讶于他的思考问题的方式,他总能在生活细微处发现科学闪光点。”
十年求索:跨学科的创新图谱
翻阅陆张弘一的实验笔记,宛若展开一部微观科技史。2016年绘制的量子跃迁示意图旁,贴着绿豆芽每日生长曲线;2021年设计的变压器制冷系统草稿中,穿插着对制冷原理的批注。这种严谨科学的思维特质,在2024年"隔音房子"项目中展现得淋漓尽致——他充分运用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原理,更从房屋建筑隔音设计案例中汲取灵感,最终以优良的隔音效果、巧妙的设计斩获校物理跨学科实践特等奖。
(△陆张弘一及他制作的隔音房子)
“他的创新从不设边界。”2327班物理老师感慨。当同龄人还在拼装标准教具时,陆张弘一已开始翻看九年级化学课本,他利用自制酒精灯提纯出盐糖晶体;查阅相关物理书籍及资料,利用废旧物制作出蓝牙音箱。
星辰大海:从阳台作坊到无垠宇宙
2025年初诞生的自制天文望远镜,堪称陆张弘一科学实践的集大成之作。为创造这一副天文望眼镜,他连续数月查询相关资料了解具体参数和部件构造;调试焦距时,深夜在家中阳台上反复校准。“看到月球表面的陨石坑,还可以看到金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感觉所有熬夜都值了。”弘一激动喊道。这份执着感染了父母、老师和同学们。如今弘一创造发明的事迹已在学校内大力传颂。班上同学表示,要向弘一学习并积极和他组队开展更多的实验创造研究。
“很多孩子觉得科学高不可攀,但陆张弘一证明创新始于生活。”郴州市第九中学书记李国文评价道。从火力发电厂视频的懵懂观众,到亲手揭开宇宙面纱的追光少年,陆张弘一用十年光阴书写了一个真理:科学探索的本质,永远是对世界保持孩童般的好奇与热忱。
(△陆张弘一动手制作配件及他调式自制望远镜照片)
近期,少年正在研究打造天文望远镜2.0版本:“准备改良一番,探寻宇宙看得更远更清晰。”阳台工作台上,PVC管边角料与《天体物理学导论》并置。或许正如他笔记扉页所写:“每个旧物都藏着新世界的入口,而科学,就是那串万能钥匙。”
责编:罗徽
一审:梁可庭
二审:罗徽
三审:陈淦璋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