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4-21 20:45:22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 邓和明 李延辉
4月20日,在嘉禾县石桥镇桃花源村白珠自然村的旧村改造现场,村民刘纯佳看着已经建好一层的新房,满是欢喜地说:如果不是政策好,我都不知道猴年马月才能盖上新房。
刘纯佳之前的老房子建于80年代,只有70多个平方米,经过岁月的洗礼,房子已经破烂不堪,一家5口人就这样挤在一起,实属不易。2024年,村里提出实施“空心村”治理项目,刘纯佳积极响应,主动配合把旧房子拆了,并按照村里的统一规划,在原址上新建一栋2层的楼房,彻底解决住房问题。
“我村的一期建设将于今年10月底完成,到时候除了一些常规的基础设施会完工外,还会有28套安置房完成主体工程。”白珠村建房理事会常务副理事长刘伍生介绍,截至目前,村里共拆除危旧房362间共17677平方米,猪栏、杂房等383间共3138平方米,规划总面积22500平方米,宅基地楼54栋,分两期建设。
白珠村的“空心村”治理项目能如此顺利的推进,还和一位村里的在外人士刘卫国有着极大的关系。刘卫国常年在外经商,且事业做得风生水起,2024年清明节回家时,得知村里要启动“空心村”治理项目,但苦于没有启动资金。刘卫国立即找到村支两委,提出自己可以先期垫付启动资金,在达成协议后,马上将400万元打进了村里的专用账户,用于前期征地补偿和基础设施建设,同时,他承诺,后期如果资金不够,还会继续追加,直到所有的工程完工。
现在的白珠村,层现是一幅生机勃勃、井然有序的乡村新画卷。只见那曾经一片杂乱无章、破败不堪的闲置旧房屋区域,已被精心规划利用。拆除旧屋腾出的土地上,一派热火朝天的施工建设情景。
“白珠村能有这么大的变化,得益于我镇近年来积极开展‘空心村’治理的成果。”石桥镇党委书记雷安生介绍,近年来,为有效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促进乡村振兴,该镇积极探索“空心村”治理新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
石桥镇成立了专门的工作领导小组,坚持以“党建+空心村治理”模式为核心,通过党建引领、规划先行和多方联动齐抓共建,扎实推进“空心村”整治工作。通过召开村民大会、入户宣传等方式,广泛征求村民意见,充分调动村民参与治理的积极性。同时,整合各方资金,加大对“空心村”治理的投入,为治理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在治理过程中,石桥镇坚持“拆、改、建”相结合。对于无人居住、破败不堪的危房和闲置旧房,依法依规进行拆除。拆除后的土地,一部分用于复垦复绿,增加耕地面积,改善生态环境;另一部分则进行统一规划,建设村民休闲广场、停车场、公共厕所等基础设施,提升村庄整体形象。
经过一系列的治理措施,石桥镇桃花源村、中华山村、石古元村、岐峰村等村通过“空心村”治理,面貌焕然一新,村庄环境更加整洁优美,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村民的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为乡村产业发展腾出了空间,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责编:梁可庭
一审:梁可庭
二审:罗徽
三审:陈淦璋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