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绿汀与湖南花鼓戏

  《文萃报》   2025-04-21 16:22:17

贺绿汀(1903年—1999年),又名贺楷、贺安卿,湖南邵东市人。中国著名音乐家、作曲家及音乐教育家,与湖南花鼓戏有着近一个世纪的不解之缘。昔日家乡花鼓戏盛行,父亲亦是戏班票友,贺绿汀自幼便深受熏陶。他聪颖过人,能用树叶吹奏旋律,哼唱花鼓曲调,还自制二胡拉奏小曲,童年经历让他感受到艺术的神奇力量。

七八岁时,贺绿汀在哥哥任教的小学爱上老式旧风琴,并常去附近水府庙观看戏班排练、表演,对花鼓戏的热爱愈发深厚。1923年,他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湖南岳云中学艺术专修科,中学毕业后,他担任音乐教员,收集戏歌小调编儿童歌曲,并在大革命时期投身时代洪流,与花鼓艺人结为好友,组班参加义卖演出。1931年又考入我国最早的音乐高等学府—国立上海音乐专科学校。在上海学习期间,尤为瞩目的是,他抽取邵阳花鼓戏丝竹音乐,创作了具有鲜明中国风格的钢琴曲《牧童短笛》,参加了俄国钢琴家齐尔品在中国举办的中国民族民间风格音乐作品比赛,以钢琴曲《牧童短笛》《摇篮曲》分获一等奖和名誉二等奖,名声大噪。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贺绿汀几度回乡,观看花鼓戏,搜集民间音乐素材,慰问老艺人,并大力倡议成立邵阳花鼓戏剧团,推动花鼓戏艺术繁荣。他对传统戏《打鸟》《张谦参军》和现代花鼓戏《救救她》等剧目进行具体指导,使《打鸟》在北京汇报演出中大获成功,经典唱段还被改调为著名民歌《到春来》。他还赞赏《救救她》中演员的生动演绎,并作了极高评价。

贺绿汀回乡期间,记录并保存大量花鼓音乐,指导整理和录制《湖南民歌一百首》,为中国民歌宝库留下珍贵资料。他独具慧眼,发现和挖掘湖南花鼓戏出身的著名歌唱家,推荐他们深造,将花鼓戏艺术推向更高境界。

图源 湖南省花鼓戏剧院《补锅》剧照

20世纪末,贺绿汀仍牵挂家乡花鼓戏,他强调湖南花鼓戏是中国戏曲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民歌紧密相关,要重视对民族音乐的继承和创新。贺绿汀是湖南花鼓戏演变和发展的积极推动者,他为地方戏曲发展所付出的热忱和努力,值得铭记。

《文萃报》3444期综合光明网、《湖南日报》

责编:罗嘉凌

一审:黄帝子

二审:苏露锋

三审:范彬

来源:《文萃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