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4-21 15:15:49
通讯员 邓生祥
汝城钨矿集中聚居区,位于云湖公园旁的一间理发店,“精准服务,乐享银龄”的标识引人注目,不时传出老年人的欢声笑语。
地处偏远山区的汝城钨矿,海拔930米,离县城40多公里,曾历经鼎盛繁华,后因政策性关闭,现仍常住着1200多离退休矿工及家属。理发师蒋金生独自操持着矿区唯一的爱心理发店,一年来提供义务剪发1600多人次,书写了一把“义剪”暖人间的动人篇章。
“是亲情感召,让我返乡拿起义剪”
“我要男式女发,看起来精神。”一声吆喝,满头白发的陈长珠坐上椅子。
“好嘞!”蒋金生一手拿起梳子比划、一手握着电剪翻飞,娴熟地忙活起来。
蒋金生今年54岁,因父亲是汝城钨矿矿区第一代矿工,他在矿区出生长大。后来辗转珠海、长沙等多地经营理发业。2024年,他返回矿区。
生长于斯、折返于斯,像蒋金生的人在汝城钨矿并不少。汝城钨矿离退休人员管理处副主任李家纯介绍,作为国家二级矿区,该矿于2002年政策性关闭。为了提升矿区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管理处抓住中央资金扶助机遇,投入4000多万元,建设完善了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停车场等设施,及乒乓球室、阅读室和棋牌室等公益场所,目努力让离退休人员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是亲情感召,让我返乡拿起义剪!”蒋金生回忆,父母去世时,都是街坊邻居们主动帮忙料理后事,让他感动难忘,想要回报邻里。
了解到蒋金生想法后,管理处当即找到他,不仅为他提供了免费店面、水电费等便利,还按照政策为他争取恢复了低保待遇。2024年4月,在管理处扶持下,蒋金生开始安心打理理发店。
“靠着这门手艺,我到哪里都能混口饭,但选择回来义剪,让我找到了人生意义和社会价值。”蒋金生说。
“看到大家开心笑容,我就感到很高兴”
“还满意吗?”“满意,满意!”蒋金生一丝不苟忙碌间,也不时在发问交流,陈长珠的“男式女发”逐步成型。端详着镜子里愈发精神的自己,她脸上笑容尤其开心灿烂。
作为常住于此的退休人员,69岁的陈长珠为了打理头发,过去经常好几个月才进一次商业理发店,眼下有了爱心理发店,她每个月都过来理发。“小蒋做事热心,有耐心,手艺也好,让我每次都能达到理想效果,也感受到了浓浓亲情。”不顾头发正在打理,陈长珠频频点头称赞。
“大家过来说明相信我,我必须使出全部手艺,让他们都高兴。”蒋金生说,老年人也想要美起来、乐起来,为此,他摒弃商业理发追求经济效应的那套快速高效理发,而是沉下心来,结合老年人头发特点,做细做精。面对数量不菲的服务对象,蒋金生在脑海中建起了相应“发型数据库”,能实现“只要大家来过几次,从一进门开始,我基本可以判定他们所需的发型。”
按照管理处与蒋金生的约定,为便于统计义务理发人次数,老人们在享受免费服务后需在专门设置的登记本上签名点评,但蒋金生基本上不做提示要求,“我怕老人家产生受恩于我的想法,也怕自己留下沽名钓誉的印象,这与我提供家人般的义剪服务初衷相背离。”。
“好在,大家都很高兴,接近100%的满意度。”抚摸着三本登记本,蒋金生深有感触地说,只要继续用心用情去做,就会达到最佳满意度。
“看着皱巴巴的钱袋子,我觉得收了就会很烫手”
“下一位!”随着蒋金生提高嗓门招呼,66岁的杨绍成坐到了理发椅。在蒋金生一番熟练“拿捏”下,二十多分钟后,老人想要的“寸头”顺利告竣。
“理个发,年轻多了。”笑意盈盈间,老人习惯性地把手摸向了胸前口袋,却被蒋金生挥手叫停。
原来,在享受免费理发多次后,有些老人觉得过意不去,想着要“多少表个意”,但均被蒋金生悉数婉拒掉,还让他有些“懊恼”。“他们离退休工资并不高,养成了勤俭节约的习惯,每次看到他们掏出皱巴巴的袋装零钱时,就觉得收了会很烫手。”蒋金生说。
为此,他还将这股“懊恼”发泄到了管理处,“希望你们利用开会机遇,宣传转告大家,我这里是全免费的,大家尽管来、放心来,推来推去的反而影响了我做事。”渐渐地,老人们才逐渐适应过来。
随着爱心理发屋的声名远扬,过来理发的当地群众也越来越多,服务范围越来越广,已从汝城矿区扩延到了周边农村,服务对象也从老年人扩展到了一般群众,甚至有不少年轻人也慕名而来。
“乡亲们趁着赶集过来理个发,年轻人是想要理个好发型,这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的,想来就来。只要进了门,都是我的客。”蒋金生说,开办以来,每天理发少则几例,多则达20多起。农村赶集日或逢年过节,大家排着队轮着来,几乎从早上忙到晚上。
据了解,汝城钨矿矿区服务业并不缺乏,也开着好几家商业理发店。一年间,蒋金生以坐堂式、全天候服务,为当地群众免费理发1600多人次,这也不可避免地给商业理发店生意带来些影响。面对闲言碎语,他从最初的惴惴不安,变为了如今的泰然处之。
“我是奉献爱心做好事,弘扬社会正能量,又不是在做见不得人的事,这有什么好顾虑的?”把腰杆挺得直直的,蒋金生语气坚定。
“只要条件允许,自己干得动,就会坚持下去”
“今天还不错,理了8个发,超过了日均理发量。”目送两位老人离开后,已时近傍晚,蒋金生在屋外的服务帐篷品了几口茶后,便潇洒自如地跳起鬼步舞舒缓身心。
“别看我身子矮小,但动作灵活,除了不会交谊舞外,其他的霹雳舞、鬼步舞、街舞等基本上都会,还会乒乓球、羽毛球等,都还不错,只要矿里选我去参赛,兴许都能拿个奖回来。”蒋金生有些得意地说。
然而,他的多才多艺在管理处主任刘鹏那却变成了一丝担忧,两人间你来我往的交流对话时有发生。
“你头脑灵泛,活泼好动,生活并不富裕,还要倒贴‘老底子’,坚守矿区做公益,怕是会耐不住清苦干不长?”刘鹏开门见山发问。
“你这是不相信我呢!放心啊!没有‘老底子'呢,只要条件允许、自己干得动,就会一直坚持下去。”蒋金生拍着胸脯回应。前不久的晚上,当听到理发屋的电灯坏了,管理处连夜安排人员上门更换,这让蒋金生很是感念。
“我们会信守承诺,全力支持帮助你,就看你能不能一如既往坚持下去?”
“我也会信守合一,把这份爱心事业延续下去。”蒋金生还是铿锵有力地回答。
据了解,为了切实提升老年居民的幸福感,管理处近年来不仅积极争取投入资金,实施了一大批民生实事,不断优化人居环境,还建立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深入开展了丰富多样的文娱活动和志愿服务,努力让离退休人员安度晚年。
爱心公益,贵在坚持。作为志愿服务的一扇窗口,蒋金生守住清寒,拿着“义剪”传播温暖,不断演绎着百年矿区情怀不老的时代故事。
他说:“今后,还要努力寻找培养志同道合的年轻人,一起握好接力棒,将这份爱心公益传续下去。”
责编:梁可庭
一审:梁可庭
二审:罗徽
三审:陈淦璋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