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个月宝宝与眼癌抗争:个性化治疗保住左眼

    2025-04-21 11:39:17

大众卫生报·新湖南客户端4月21日讯(通讯员 叶秀玲 记者 王璐)不久前,重庆爱尔眼科医院(总院)成功为一名8个月大的眼癌患儿实施右眼球摘除手术,术后病理显示肿瘤未残留。爱尔眼科医院重庆特区副总院长袁洪峰教授提醒,儿童眼部疾病不容忽视,家长务必重视儿童的眼部健康,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患儿小鑫鑫来自重庆市巴南区,2024年3月,刚满月的鑫鑫在换衣时被发现瞳孔泛着异常白光,两天后右眼迅速肿胀。经当地大型医院确诊,孩子患上双眼视网膜母细胞瘤,这是儿童眼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若不及时治疗,癌细胞可突破眼球转移至颅内,危及生命。

面对“摘除右眼”的建议,鑫鑫父母难以接受,开始辗转多家医院求医。“家族无肿瘤病史,孕期检查一切正常,孩子出生时也很健康。”鑫鑫父母坦言,突如其来的诊断让家庭陷入绝望。更棘手的是,鑫鑫爷爷同期因意外受伤住院,治疗费用让本不宽裕的家庭雪上加霜。

直至2024年10月,鑫鑫7个月大时,家人慕名找到爱尔眼科医院重庆特区副总院长袁洪峰教授。此时,鑫鑫左眼瘤体已从1个发展为2个,治疗刻不容缓。袁洪峰团队经评估,决定采取个性化综合治疗方案:通过全身静脉化疗联合经瞳孔温热疗法,控制左眼肿瘤;针对已萎缩且丧失功能的右眼,为防止肿瘤远端转移,建议实施摘除手术。得益于治疗及时,鑫鑫左眼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为解决鑫鑫家经济困境,“眶护光明”公益基金全额承担手术治疗费用。该基金由爱尔眼科医院集团联合爱眼公益基金会设立,专门救助眼肿瘤及眼眶病患者。

2024年12月,袁洪峰主刀为鑫鑫完成右眼球摘除手术,术后病理显示,右眼球及视神经断端均未发现肿瘤细胞,意味着手术取得成功。眼科专家指出,视网膜母细胞瘤多发生于3岁以下婴幼儿,早期症状如“白瞳症”(瞳孔泛白,形似猫眼)、斜视等易被忽视。临床数据显示,通过眼底检查、B 超等手段可实现早期筛查,高危人群还可结合基因检测提升诊断率。

责编:王璐

一审:王璐

二审:陈艳阳

三审:谢峰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