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制造跟跑为智造领跑,从单点突破向集群崛起 衡山高新区构筑“创新磁场”|湖南日报头版头条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4-21 06:52:15

湖南日报4月20日讯(全媒体记者 周怡然 通讯员 夏建军)“这个谐波减速器是机器关节的核心部件,最薄处不到0.3毫米,在空间有限、重量受限的情况下,可以实现人形机器人高精度、高扭矩的运动需求。”4月19日,位于衡山高新区的湖南机油泵股份有限公司,新一批机器人谐波减速器正陆续下线。副总经理肖泰忠介绍,这是他们投入3000万元研发的产品,其精度和使用寿命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从传统专用汽车到新能源电车,再到挺进机器人领域,该公司以每年8%的创新投入赋能转型发展,逐步实现从低端制造转向高端智造。这家从汽车齿轮起家的老牌企业“迭代升级”之路,正是衡山高新区园区企业从“制造跟跑”跃升为“智造领跑”的生动写照。

衡山高新区以前的主导产业是机械制造、专用汽车和汽车零部件。2023年,园区产业转型升级,确立了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一主一特”产业格局;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搭建创新平台,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设立产业引导资金和“项目管家”帮扶团队,支持优质项目发展;梳理整合产业扶持政策,形成政策“百宝箱”,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如今,园区近六成企业分布在“一主一特”赛道,年产值分别突破50亿元、30亿元大关。

在恒岳重钢智能制造车间,八轴悬臂智能焊接机器人正在作业

紧扣“传统产业智能化、新兴产业规模化”战略,园区将“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率在50%以上”的目标写进园区发展规划。湖南恒岳重钢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引进风电塔架智能自动化生产线,单日工作量达到传统工艺的近30倍。公司与高校共同研发攻关“风电机组大型部件平面度智能检测装备”技术,实现进口设备替代。

如今,以“一主一特”产业为轴心,衡山高新区从“单点突破”走向“集群崛起”,正构建起创新“强磁场”。园区141家企业中,高新技术企业达61家,国家级、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6家,省级创新平台23个。今年1月,衡山程铃汽车项目正式签约,将在园区打造智能化、绿色环保的专用车及新能源汽车生产线,填补湖南省专用车制造空白,并带动20余家零部件企业集聚,5年内有望形成百亿级产业链。

(原载于4月21日《湖南日报》第1版)

衡山高新区构筑“创新磁场”-----湖南日报数字报刊

责编:周怡然

一审:周怡然

二审:陈鸿飞

三审:徐德荣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