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斯涵 湖南日报 2025-04-20 22:22:32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杨斯涵 通讯员 谭林莎
畅叙昔日情谊,擘画未来高质量发展新蓝图……岳麓山下,湘江之畔,4月20日,长沙经贸职业中专学校迎来了30岁的生日。从办学初期的艰苦探索,到如今职业教育领域的耀眼明珠,30年,学校一路披荆斩棘,收获了无数荣耀,也积累了深厚的底蕴。
这所学校的30年,不仅是自身发展壮大的历程,更是职业教育蓬勃发展的生动缩影,吸引着社会各界的目光。
从艰苦创业到二次腾飞,职教黑马的破局与跨越
1995年,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学校应运而生。建校之初,条件艰苦,没有多媒体教室,也没有学生公寓,仅靠一支粉笔、三尺讲台开启了教育征程。首批职教人怀揣着“教育报国”的初心,在这片教育的土地上辛勤耕耘。
2015年,是学校发展的重要转折点。一位“80后”青年企业家周永亮先生接过接力棒,立下“以情怀办教育,以理想育人才”的誓言。他带领学校开启了“逆袭之路”。
建起14万平方米现代化校园,不断扩大办学规模,学校在校生从200人飙升至3000人。同时,学校引进名优师资,打造“本科励志部”,首创3+2中高职贯通培养模式,在教育教学方面不断创新,提升办学质量。凭借着不懈的努力,学校斩获“湖南省示范校”“文明校园”等20余项荣誉,还建成了湖南民办中职首个高考考点,实现了从“三无校舍”到职教标杆的华丽蜕变。
如今,二期工程火热启动,数字化实训基地、AI智慧课堂蓄势待发——这所“职教黑马”正以“二次创业”之姿,向新时代冲锋。
“学校紧跟时代步伐,实施两步走战略——一是办优办强中职教育,二是于十五五规划拟建成高职、大专和应用型本科院校。这一战略与国家职业教育提质培优的方向高度契合,彰显了学校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和勇立潮头的使命担当。”长沙县教育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杨伏梅希望,学校继续深化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在长沙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以师资筑基,以匠心育人
“在经贸,技能是底气,做人是根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晚自习变身“技能特训营”,图书角成“网红自习室”,德育活动与广场音乐会交织,让学生在学习知识、提升技能的同时,培养品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学校积极推进产教融合,将企业项目搬进课堂,让学生“上学即上岗”,实现了教育与产业的无缝对接。
活动现场,副校长刘军与湖南千腾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黄腾诚完成“校友回湘”校企签约仪式,共建“订单式”人才培养机制。双方约定在专业共建、师资共享、实习就业等领域深化合作,建立“订单式”人才培养机制,推动产教融合走深走实。刘军表示,此次签约是学校践行“对接产业、服务社会”办学理念的关键一步,未来将依托校友资源与企业优势,搭建产教协同创新平台。
此外,《职业院校素质教程》举行新书发行仪式,该教程由副董事长周正耀联合董事长周永亮共同编撰,聚焦职业院校学生核心素养培育,旨在构建“德技并修”的育人体系。“教程的发行是学校响应国家职业教育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未来将全面应用于教学实践,为区域经济发展输送更多高素质技能人才。”
站在三十周年的新起点上,学校放出“王炸计划”。在升学方面,聚焦“本科自由”,通过分层教学、集团化办学铺就“职教高考高速路”;在教学模式上,推进数字赋能,建设“五金”课程体系,打造虚拟仿真实训舱,用AI科技培养未来人才;在学校发展规划上,计划五年内冲刺职普融通示范校、中高职本科贯通培养标杆校。
“我们要让职教生‘卷’得有尊严——卷技能、卷创新、卷出大国工匠的中国梦!”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陈丙全表示,学校将继续坚守初心、牢记使命,在教育教学上不断创新,培养更多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同时,为持续赋能教育事业发展,校友杨景锦、吴勇,周永亮、周正耀、陈丙全等共同启动“校友教育基金会”。该基金会由学校联合历届校友发起,首期募集资金将专项用于奖助优秀学子、支持创新创业项目及改善教学条件。周永亮表示,基金会的成立既是校友反哺母校的深情体现,也是构建“校友——学校——社会”育人共同体的重要纽带,未来将凝聚更多资源,为学子成长成才提供坚实保障,助力学校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责编:杨斯涵
一审:余蓉
二审:黄京
三审:杨又华
来源:湖南日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