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肿瘤学科建设为支点,打造“带不走”的医疗队

周倜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4-18 17:24:18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倜 通讯员 彭璐 曾敏

2024年4月,湖南省肿瘤医院响应省委、省政府“高水平医院结对帮扶医疗资源薄弱地区”号召,与邵阳市中心医院正式“牵手”,以肿瘤学科建设为支点,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一年间,2270人次专家门诊、532台高难度手术、40万人次义诊惠及群众……数据背后,是省级精锐医疗力量与受援地区精准需求的深度融合。

目前,新一批援邵队员已经抵达,即将续写新的故事。省级医疗资源如何下沉筑牢“健康防线”,持续打造“带不走”的医疗队?近日,记者予以采访,聆听背后的探索和经验。

从“辗转就医”到“家门口治愈”

年逾古稀的秦奶奶,左侧腹股沟的皮肤癌病灶已溃烂渗液四年,疼痛难忍、行走困难。因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等基础疾病,传统手术风险极高,根治性切除后的大面积创面修复更是一大难题。

在邵阳市中心医院,湖南省肿瘤医院援邵专家、头颈外科主任医师周波、唐园园博士与当地医疗团队协作,创新应用“带蒂旋髂浅血管轴型皮瓣修复技术”,在彻底切除肿瘤的同时完成创面修复,让秦奶奶不用去省城,便得以重获健康。

这一案例,正是湖南省肿瘤医院与邵阳市中心医院结对帮扶成效的生动缩影。2024年4月,两院以肿瘤学科建设为支点,推动省级优质医疗资源向湘西南纵深下沉。

项目启动后,湖南省肿瘤医院派出25人专家团队全面融入邵阳市中心医院管理体系,1名管理专家挂职副院长,5名专家担任科室“第一主任”,形成“管理+技术”双轮驱动模式。一年间,像秦奶奶这样受益于“家门口”高水平诊疗的患者已达数千例。数据显示,邵阳地区肿瘤患者本地就诊率同比增长19.19%,异地就医人次显著下降。

邵阳市中心医院乳甲外科成功开展邵阳首例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DIEP)乳房重建术,为乳腺癌患者重塑生活信心;头颈外科完成5台“头颈肿瘤切除+带蒂肌皮瓣修复术”,填补区域技术空白……湖南省肿瘤医院首批援邵专家、头颈放疗二区马宏志介绍,自援邵项目启动以来,超分割放疗技术首次应用于邵阳地区,成功治愈一名局部晚期小细胞肺癌患者,住院时间缩短30%,费用降低20%。

技术突破之外,帮扶团队更注重体系化建设。通过推广多学科联合诊疗(MDT)模式,覆盖肺癌、胃肠肿瘤等六大领域,累计开展院内MDT 460次,疑难病例救治能力跃居省级前列。

从“帮扶者”到“同行者”

回顾这一年在邵阳的援助经历,湖南省肿瘤医院的首批援邵专家、消化泌尿内二科副主任医师杨烁表示,最令他难忘的是与许多“老朋友”的重逢。

在邵阳驻扎期间,杨烁接诊了术后复诊的肠癌患者范阿姨。58岁的范阿姨居住在新邵,两年前在湖南省肿瘤医院接受了肠癌根治手术,并在杨烁医生的指导下完成了为期半年的辅助化疗。得知杨医生将在邵阳驻扎一年,范阿姨感到非常高兴,因为这样她就无需长途跋涉去长沙复诊。

在为期一年的支援结束前夕,杨烁已经将她的病情和后续治疗计划详细交接给了中心医院的其他医生,确保范阿姨能够继续在本地接受治疗和复查。“让邵阳人民留在邵阳看病”——杨烁的承诺得以实现,这令范阿姨也感激不已。

其实,作为首批“高水平医院结对帮扶”团队中唯一的专科医院代表,湖南省肿瘤医院面临的挑战尤为特殊。

“专科医院与综合医院的资源整合并非易事,但‘一院一策’的精准帮扶策略,让我们找到了突破口。”湖南省肿瘤医院帮扶队队长王伟主任医师告诉记者,团队结合邵阳市中心医院的实际需求,锚定“肿瘤规范化诊疗体系”建设目标,分阶段推进帮扶计划:首年打基础,建立标准化诊疗流程与多学科协作机制;次年强核心,整合胃肠外科、乳甲外科等资源,打造以病种为核心的“邵阳市肿瘤诊疗中心”;第三年育人才,通过“强青计划”培养本土骨干,确保帮扶期满后留下一支“技术自主、创新驱动”的医疗队伍。

从“量变”到“质变”的区域医疗升级

一年的结对帮扶,为邵阳市中心医院注入强劲动能。

数据显示,医院四级手术量同比增长15.36%,CMI值(病例组合指数)提升至1.05,急危重症诊疗能力跻身省级前列。护理团队引入五级质控管理体系,不良事件发生率下降25.4%;药占比下降1.8个百分点,住院次均费用降低1.1%,群众医疗负担切实减轻。

而这些数据背后,是532台高难度肿瘤手术的落地、712项放疗计划的精准实施,以及460次院内多学科诊疗(MDT)的思维碰撞。

在医疗能力提升的同时,科研与教学同步开花结果。

帮扶团队推动邵阳市中心医院2024年立项省级自然科学基金19项,发表SCI论文39篇;GCP(药物临床试验)项目启动42个,金额达1491万元,同比增长近4倍。

尤为亮眼的是,通过“强青计划”选派的39名骨干赴省肿瘤医院进修后,返院成功开展肿瘤介入消融术等20项新技术,填补区域空白。这一“输血”到“造血”的转变,标志着基层医疗人才梯队的初步成型。

站在新起点,两院已勾勒出清晰的帮扶蓝图。

学科建设方面,将重点深化放疗与介入治疗技术,打造区域性肿瘤诊疗中心;资源下沉方面,通过“四级联动”健康行活动,覆盖邵阳全市200余乡镇,强化村医肿瘤早筛培训,筑牢基层防治“第一道防线”;长效协作方面,将探索“省市医院远程会诊+本土人才自主攻坚”模式,推动MDT机制向县域延伸。

“帮扶工作既是促进优质资源下沉和均衡布局,更是医疗支援大湘西的重大民生工程。我们将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医疗技术、科研创新等方面加强帮扶,帮助邵阳市中心医院建设高水平的省级区域肿瘤中心,为邵阳的老百姓提供肿瘤的防、筛、诊、治、康全面的医疗服务。”湖南省肿瘤医院党委书记蔡宏坤告诉记者,未来2年,随着第二批、第三批帮扶团队的接续发力,这场省级医院与基层医院的“双向奔赴”,必将为邵阳及周边群众筑起更坚实的健康屏障。

责编:周顺

一审:周倜

二审:段涵敏

三审:杨又华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