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逐梦:我与武陵源的七载对话

  新湖南客户端   2025-04-18 16:14:27

《御笔峰》

熊宗喜 图/文

清晨五点的黄石寨还裹着薄雾,我每次将无人机放进沁凉的晨风里。螺旋桨搅碎寂静的刹那,记忆如倒带的胶片,浮现出七年前第一次按下快门时颤抖的指尖。

第二届赛事颁奖礼上的闪光灯至今仍在眼前闪烁。当我带着《多彩武陵源》登上领奖台时,镜头里流动的云海仿佛仍在翻涌——那个暴雨初霁的黎明,我在黄石寨守候到破晓时分,等来云浪撞碎在峰林间的奇观。无人机穿越水雾时,雨珠在镜头上折射出七彩光晕,恰似武陵源对我这个异乡人敞开的温柔怀抱。

第三届蝉联桂冠的《hello武陵源》则诞生于更惊险的际遇。为捕捉云瀑横贯峰林的瞬间,我在海拔1200多米的天子山。狂风暴雨如注,我在那里守候着雨后天晴的奇景,夏天的雨来得快,去得也快,雨后的峰林,顿时云雾奔腾,这时快门声与心跳声在群山间激起奇妙的共鸣。

七载春秋的镜头里,武陵源的褶皱中藏着无数秘密。记得第五年在金鞭溪拍摄时突遇暴雨,躲进土家阿婆的木楼。老人用布满裂纹的手为我煨姜茶,指着窗外雨幕中的奇峰:“这些山会认人哩,你真心待它,它就给你看真模样。”那天傍晚,我在她家阁楼拍到彩虹横跨峰林的绝景,烟雨中的吊脚楼宛如悬在云端的船。

如今再回看七年的影像档案,发现镜头语言早已悄然蜕变。从最初痴迷航拍视角的宏大叙事,从单纯追逐光影盛宴,到懂得聆听松涛与流水的和弦。第七届作品《张家界景观》里,我把镜头对准绝壁缝隙中绽放的杜鹃,无人机以花瓣的视角仰望万丈丹崖——这或许就是岁月给予创作者最珍贵的礼物:在重复中看见新生,在熟悉里发现陌生。

在颁奖礼上,我把奖杯轻轻放在天子山的观景台。暮色中的峰林正在酝酿晚霞,就像七年前那个手足无措的年轻人,永远不知道下一帧画面会带来怎样的惊喜。无人机的指示灯在渐浓的夜色中明明灭灭,恍若武陵源对我眨动的眼睛。

《霞光万丈》

《雨后惊喜》

《武陵源的“悬浮山”》

《冬日晨景》

《百龙天梯》

《夏日宝峰湖》

《峰林里的民宿》

《雪后宝峰湖》

《天子山雪》

责编:李梓延

一审:李梓延

二审:刘桂林

三审:禹振华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