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酒复兴,唯有创新,构建湖南黄酒果露酒分会的“四梁八柱”

  新湖南客户端   2025-04-18 11:47:40

4月13日,由湖南省酒协黄酒果露酒分会组织的“星城论道” 会长办公扩大会议在长沙岳阳商会举行。全省黄酒、果露酒(涵盖米酒、甜酒、水酒)领域的知名企业家与行业专家齐聚一堂,围绕 “借力时代”“完善自我”“向新图强” 主题展开深入探讨。会议期间,参会人员共同研讨《省酒协・黄酒・果露酒分会顶层设计建设方案》,审议《省酒协黄酒果露酒分会学习交流机制实施方案》,明确分会 2025 年主要工作计划,并聆听了部分优秀企业代表及特邀行业嘉宾的经验分享。

湖南省酒业协会名誉会长、专家委员会主任刘维平,省酒协党支部副书记杨原成,湖南省酒业协会监事长肖少波,省酒协副会长兼黄酒・果露酒协会会长姚胜,邵阳学院教授黄大川,国家级露酒评委、酿酒大师郝哲兵,黄酒米酒专家、千壶客总经理宋泽明,传统稻缸黄酒非遗传承人曹茂盛,新化水酒产业协会会长、桃林园酒业董事长肖时顺,承源百年董事长蒋承志,省酒协黄酒果露酒分会秘书长陈敬红等 20 多位酒厂负责人和行业专家应邀出席此次会议。

向新图强:地方政府助力产业 “破圈” 发展

新化水酒,原本在新化民间以自酿自饮的形式代代相传。自 2012 年开启标准化生产后,逐渐成为全国流通的商品。新化县水酒产业协会会长肖时顺介绍,新化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水酒产业发展,出台 2025 年 1 号文件《关于支持新化水酒发展的意见》。发改、商务、工科信、农业、市监等多部门协同助力招商,县金融办组织国有银行及其他商业银行专门设计 “水酒贷” 金融产品,为水酒产业发展注入强大资金动力。

嘉禾倒缸酒的蓬勃发展同样离不开政府的有力支持。作为嘉禾倒缸酒酿制技艺的非遗传承人,曹茂盛表示,郴州市将非遗保护与乡村振兴紧密结合,把倒缸酒纳入 “温泉 + 文旅” 产业规划,作为特色农产品重点推广。市委、市政府通过惠企政策、资金补贴和品牌认证(如 “湖南老字号”)等方式,为企业缓解发展压力。市委书记刘志仁亲自为 “品初心” 酒命名,极大提升了品牌影响力。此外,政府积极推动 “文创 + 科创” 融合,建立电商孵化基地,培育 300 余名电商人才,助力倒缸酒搭乘直播经济的快车,成功 “出圈”。

承源百年酒业董事长蒋承志认为,湖湘米酒若想做大做强,需将米酒传统文化与现代营销理念深度融合。可从传统文化赋能、情感共鸣、场景创新三个维度发力,把传统米酒的价值转化为消费者能够感知、乐于传播的体验。在文化叙事方面,深入挖掘米酒的时间价值,通过拍摄展现从 “古法发酵” 到 “现代工艺” 的演变过程,突出传统工艺与现代酿酒师的双线故事,让千年技艺可视化。在场景破圈上,推动米酒融入新生活方式和年轻社交场景,开发低度数、果味调酒产品,如桂花米酒、蜜桃米露等,适配露营、闺蜜聚会、下午茶等场景,并在抖音平台鼓励用户分享创意喝法;同时打造健康养生场景,联合中医品牌推出药食同源的产品,像枸杞米酒、姜汁米酿,借助小红书科普 “米酒养胃驱寒” 的功效,精准吸引养生青年群体。

目前,靖州三宝 —— 杨梅、茯苓、楠竹已成为靖州产业园的支柱产业,得到地方政府重点支持。中山杨梅科技董事长罗宗山分享时提到,中山杨梅科技作为一家现代化公司,拥有 1.8 万亩种植基地,具备年产 3000 吨的生产能力和万吨天然酒窖,在杨梅种植、加工、生产、销售等环节不断发力。

完善自我:推动酿造工艺精进升级

随着消费市场的多元化发展,多样的消费人群、多元的饮用场景、个性的饮用方式以及丰富的饮酒体验,为配制酒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目前,配制酒已成为中国第三大酒种,近年来每年保持 20% 以上的增长率。国家评委郝哲兵认为,在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的前提下,配制酒仍有巨大的增长潜力。他指出,决定配制酒饮后舒适度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基酒选择与工艺设置,优质配制酒基酒建议选用年份适中的黄酒,不宜使用年份过长的;二是原料选择,应选取生活中风味优雅的原料,如梅子、荔枝、柑橘、柚子、百香果等水果;三是酸甜度平衡设置,糖度宜控制在每百毫升 5g 左右,最高不超过 15g,PH 值设置在 4 左右;四是做好饮后舒适度测试。

邵阳学院教授黄大川在会上提出新颖观点:“匠心的本质是对品质的极致追求,并非局限于手工操作;智能化并不意味着取代传统工艺;标准化也不等同于同质化。”

湖南糯米酒产业凭借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地域特色,在技术创新与政策扶持下,正逐步从传统作坊式生产向规模化、品牌化迈进,涌现出胜景干黄、古岳楼台、新化水酒、009、长乐甜酒、麻姑井糯米黄酒、长沙千壶客、承源百年、郴州倒缸酒等众多品牌产品。部分品牌被列入省级或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新化糯米水酒更是跻身中国黄酒三大品系,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认证。然而,湖南糯米酒在发酵过程中也常面临一些问题。邵阳学院黄大川教授对发酵质量问题进行了系统归类,包括发酵停滞或缓慢、酸败与异味、酒精含量低(<12% vol)、酒体浑浊与沉淀、霉菌污染(绿 / 黑斑)、甲醇超标、风味寡淡或苦涩等,并针对这些常见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

七星桥酒业董事长杨端财在谈及酿酒工艺时强调,糯米、水和酒曲的比例对酒的口感与品质起着关键作用。糯米与水的比例应控制在 1:1.1 至 1:1.4 之间,每 100 斤糯米的酒曲用量为 24 克至 60 克。糖化与发酵过程需根据酒的用途进行区别对待。若用于做调味酒封坛继续发酵,首次糖化和发酵温度应保持在 30 度至 35 度,时长 72 小时;若用于马上灌装,温度则调整为 26 度至 30 度,时长 60 至 72 小时。不同的温度和时间设置,赋予了酒独特的风味。在成品酒调配方面,原浆纯酿的新酒与调味酒的比例应控制在 1:0.05 至 1:0.1 之间。

借力时代:塑造低度养生酒产业新质生产力

省酒协在会议中明确表示,将全力支持湖南胜景酒业股份有限公司重整重生,助力其做大做强,打造湖南黄酒龙头企业,重树中国湘派黄酒的大旗;推动千壶客酒业进行设备集成创新、工艺创新和产品创新,打造全国知名的湖南特色壶子酒品牌;助力长沙麻姑井酒业转型升级,优化工艺和设备,打造湖南甜型糯米黄酒知名品牌,引领全省特色 糯米甜型黄酒健康稳定发展;支持怀化靖州杨梅酒业、金枣酒业完善工艺、升级管理、保障品质、塑造品牌、拓展市场,推动湖南果酒产业迈向新高度;同时,支持并协助新化县人民政府积极申报中国水酒之乡。黄酒果露酒协会秘书长陈敬红在工作报告中详细列出了 2025 年协会的 16 大工作要点。

会议中,省酒协副会长、黄酒果露酒协会会长姚胜发表主旨讲话。他从 “借力时代”“完善自我”“向新图强” 三个维度进行阐述,深入分析了当下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时代特征。姚胜指出,当前是各类高科技新技术不断涌现的高效时代,全省黄酒果露酒企业应全面学习领会国家的利好政策,积极顺应时代潮流,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借助时代力量推动企业发展。同时,协会的各位副会长和秘书处全体干部要勇于正视自身不足,直面分会发展中面临的困难与问题,刀刃向内进行自我完善。努力构建湖南黄酒果露酒分会建设的 “四梁八柱”,完善分享学习交流机制,优化互访游学模式,让行业协会的专家大师深入企业生产一线现场答疑解惑,并办好“会长问,大家答” 栏目。

姚胜强调,若想有效完善自我、借力时代打造低度养生酒产业的高效新质生产力,创新是关键。“黄酒复兴,唯有创新”;“湘酒振兴,唯有同心”。

为了让大家更深入理解创新的内涵,会议组织全体参会人员重温学习了农夫山泉、王老吉、瑞幸咖啡、茶颜悦色、小罐茶、蜜雪冰城,以及小米科技、大疆、宇树、华为、DeePSeek 等经典成功案例,详细剖析了创新的意义与价值。姚胜指出,分会只有持续创新 “组织模式”“管理模式”“会员模式”“运作模式”,不断提升协会赋能企业的能力,才能赢得会员企业的认可与支持,凝聚行业共识与力量,进而推动湖南省黄酒果露产业蓬勃发展,加快湘酒振兴的步伐。(通讯员 肖怡伟 记者 陈昱旬)

责编:陈昱旬

一审:陈昱旬

二审:杨莉

三审:熊佳斌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