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每一次观察都是一场飞跃(组诗)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4-18 12:41:15

文丨胡金华

在武汉看长江

(一)

长江到江汉解开了胸襟

宽袍大袖,一改少年的不平则鸣

开启了安静豁达的行程

两条江一样宽的长堤包裹

三江碧绿,浩浩荡荡

两岸高矗的大楼闪耀着现代都市的光芒

江面,无数的飞鸟和梭子般的船只尽情嬉戏

岸上穿梭的人流织出繁荣的景象

一声长笛不见笛后烟尘滚滚

旧时著名的粤汉码头标识也涂上新漆

隆重加上“旅游”二字

十里江滩绽开十里江花和心花

夜晚的长江盛开最美的花朵

星星点亮一座不夜城无边的风月

(二)

长长的文化公园和旁边的江水缠绵

现代元素堆积的角落偶有昔日涨水的痕迹

绿皮火车在江滩静默

詹天佑和一群挑担打铁的凡人或站或坐

日夜思索着生活的出路

纤夫的爱那是现代人饱汉对饿汉的施舍

洋人的欺负洋油和洋务的好处

刀架在脖子上的人比享福者警醒

旁边的军舰和纪念馆诉说自强的难易

多少代人想万里长江横渡

纪念碑守护着渡江的荣耀和楚天的寥廓寂寞

(三)

不绝的江水不绝的旅人

舟船的变迁改变不了渡的秉性

卻月夏口武昌都沐浴同一轮月光

满江清水载不完秦汉三国唐宋的故事风流

古老的中华鲟见证过江山换代的悲欢离合

花木兰从军令男儿汗颜亦无济国运衰退

近代湘军鏖战武昌起义都想重整河山

一江血泪唤不回滚滚东流

当一群青年出没二十世纪初的码头

风华正茂,中流击水

其中有我的乡人祖辈携妇带崽一去不回

“农讲所”的赤潮涌入大江席卷神州

一个站立的大中国

一个自强的大中国

始终有英雄武汉的影子作伴

(四)

一条江有一条江的活路

治水兴邦一直是历代先贤的梦想

江滩最大,容不下大禹率历代治水人的雕像

历史是一个一个漩涡相连

有多少江河就有多少洪水相送

代代治水代代水患无穷

人类始终在洪峰之巅生存


站在历史之上的新中国自有新招

自从大国重器屹立三峡

长江安澜武汉安心江南安康

引江汉之水的南水北调又率大国水网出发

启动一个崭新时代的铁闸

水通北国水润东方

处处都是现实版的《清明上河图》


水滴石穿,滴水成河乃自然之水

水利之水,有幸融入时代大潮

在青春中国里唤发青春

(五)

黄鹤楼稳压层层诗书风韵

高山流水不只是江河之源

古琴台千古相思千年佳话

江水有情,曾抚古琴古画传颂古意

江豚有意,吐出泡沫尽是屈原李白杜甫白居易千古诗篇

江风识字,珞珈山书声朗朗顺延千年文脉

长江,每一朵浪花都会诗心荡漾

每一个流量都传承着春秋笔画

满江碧波,流淌着博大的中华文化


伫立江边,何以笙箫

凤毛麟角谁敢题诗

何况我江郎都不是

只是一个羡慕山水田园的行者、

(六)

长江过汉

人过中年

包容之心愈大

开放之势愈强

江水不言,前行的脚步越来越沉稳有力

胸怀宽广,前程越发越波澜壮阔

水天一色天地如此通透

前方是江杭天上人间

最前方就是浩瀚大海

长江,总走在时代中国的前列

长江上剩存的渡轮

水路是针,总在缝补我用旧的衣服

这衣服被江风吹拂得太久

长江上唯一剩存的渡船,渝忠客2180号

在江山,飞入船窗的风在江上

我喜欢的孤雁在江上

它们,穿梭在宽阔的江面

划出长长的余波,那么澎湃

那么白。只有船囱的烟道上

冒出点点黑色


江岸上的专家说黑色的污染,替江山担忧

吃五谷杂粮的老百姓却看见了炊烟

也许哪一天炊烟也要断了,没有烟

平常百姓会不会习惯

船上人货混装挤满蔬菜牲畜

乡音压着船仓吃水很深

一担担箩筐装满希望

一条条扁担挑起一个个家,挑起一家家的烟囱


忠县有忠,最远水路30公里

十年不涨,船票最高12元

船上还有免费的早餐午餐

船长船夫也是十年组合调换

女的曹利芳有芳容,男的秦大义有大义

轻声细语是燕子的呢喃

是母亲炊烟的袅袅

边开亏损的客轮,边开直播补贴

总是有炊烟会补上亏损的那一抹浓


土码头,石码头,一只孤雁的野滩码头

停靠着人间烟火

尽管行船人与坐船人不知船能撑得多久

我相信满满的长江水

足以沉淀一个古老民族的良心

足以沉淀一个古老民族的炊烟

奔跑,长江的姿态

在武汉,不跑都对不起修跑道的人

望不尽的江堤有望不尽的江滩

望不尽的绿化带里有望不尽的彩色塑胶道

望不尽的人头攒动望不尽的人间烟火

一声长笛一行白鹭

一阵江风一江灯影

市井里的公园让人陶醉


在长江,奔跑是一种姿势

大江日夜奔腾

人们日夜奔波

高速高铁和舟船一同运动

电站的输变线路挽着城市乡村

与万里江景一道日新月异

每次观大坝都有一次提升

看两山之间的大坝

不得不佩服大坝的张力

顺江而下,扑面而来的是大坝的抗力

逆水行舟,翻江倒水靠的是大坝的臂力


大船跃过大坝如履平川

提升机,提升了认知的高度

坝上坝下,一江好奇的清波

坝里坝外,流淌着亿万水分子发光发热的裂变


大国重器必有杀手锏

世界第一的大坝内到底藏着多少奥秘

三峡工程,留一库清水多的谜让人去猜

我来过大坝多少次

每一次观察都有一场新的飞跃

登坛子岭

绝立大江石壁之下

挺拔滚滚长江之滨

倒扣的坛子装着酸菜还是金条

门前撬动过龙王嘴的截江巨石

只想顶开坛子放出一坛秘密

惹怒山神喷出满腔唾液

山水间故事还是留给后人去品


坛子山上本无坛

《话说长江》主持人的银发传染了观众

长大后的工匠政要制造了坛子

长大后的文人墨客围着坛子转

是寻找诗意还是寻找青春

大江东去秭归屈原寺西立

心迹旧事随行行大雁南归

山底的大坝还未获代言

巫山云雨泪已成烟

满江碧波早将两岸风物默记

新的千里江山图正在坛中酝制

(作品原刊于《诗刊》《大江文艺》

责编:廖慧文

一审:廖慧文

二审:曹辉

三审:杨又华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