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 2025-04-18 07:59:09
文丨贺秋菊
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通过描写社会现实、揭示真相、表达意见和抒发情感,为读者提供丰富的知识、艺术审美、生活启示和精神寄托。继《人生如字》后,肖凌之推出新作《人生当有》,他的文字似一泓清泉,以体系化的哲学思考与诗性表达,在散文随笔的沃土上耕耘出一片思想的绿洲,带给人启迪,读来让人身心愉悦。
肖凌之是一位公认的多产作家,尤其是退休后,创作更勤了,每有佳作,总能第一时间在微信朋友群里读到。不知不觉间就是百万字的篇幅了。欣闻他将近年来的系列散文结集为《人生当有》公开出版,吃惊之余又充满期待。正如作者写到的“人最大的对手,就是自己的懈怠和懒惰。一个人做一件事情并不难;难就难在能否坚持;坚持一会儿或是坚持一段时间也不难;难就难在坚持到底”。肖凌之先生的写作是持之以恒的,有创作节奏的,这些年他的文本构成了一种现象。从《人生如字》到《人生当有》,作家以每年十余万字的创作量持续输出,其文本已超越个体经验书写,形成具有范式意义的“凌之美文”。
退休作家的创作常被冠以“闲适写作”的标签,但肖凌之的创作实践打破了这种刻板印象。凌之美文是有观察、有认识、有态度、有情感的书写,作家对人生、艺术、哲学等多个主题进行探讨以及对生活的热爱和思考,徜徉在优美的文字中。
比如,由绘画、摄影、书法和文学作品的留白手法想到了生活的艺术和人生的哲理,比如饮食锻炼要给身体“留白”,个人情感、事业要“留白”,家庭社会生活也要“留白”。“留白”由此上升为一种生活美学。“有一种安然,叫守底”,从“许衡不食无主之梨”的历史故事想到“不吃嗟来之食”的历史掌故,从而静观现实人生,获得对“守底”的认识。从屠呦呦获奖,认识到了“有一种成功,叫坚持”。谈“高贵”,用了五个“有的人”态度鲜明,继而援引苏轼、曾国藩等名家的谦卑处世哲学和唐伯虎的狂言误己,提出自己九个“一种”的“高贵”观。接着援引季羡林和掏粪工人魏林海的交往,提出“一个人是否高贵,就取决于他做人是否谦卑、谦逊、谦虚和谦让”。态度在层层剖析中渐显。
凌之美文是有体系、有厚度、有深度、有色彩的书写,书中处处流露出作家的清醒与透彻。作者在序言中把人生看成一本书,他说,“书名是自己的名字,封面是父母赋予的,版式是自己设计的,内容是自己撰写的,厚度是自己积淀的,深度是自己掘出的,高度是自己搭建的,色彩是自己描绘的,内涵有多深,完全由他人所品鉴。”翻读《人生当有》,能读到作家内心深处缤纷的色彩。
如同音乐一样,文学作品也有节奏和旋律。凌之美文有它的音符、节奏、旋律、声响和格调,或舒缓,或清扬,或踊跃,或动静无缝转换,带给你余音袅袅的艺术美感。比如“留白”,由文艺创作到生活美学,绘画、摄影、书法、诗歌、散文等,而后是个人饮食、锻炼、事业、家庭、社会、亲友、爱人,层层递进,有属于作家独特的书写节奏。
文学之美,不仅仅在于语言、内容,还在于形式美。凌之美文通过长短句和句式结构控制节奏和旋律。短句简单明快。比如“有一种成全,叫舍弃”,连续写下:要舍弃懵懂的迷茫、无谓的担忧、温柔的懒惰、无端的依赖、行为的放纵。在此基础上,更进一层,又写下了三个“要舍弃”:要舍弃心胸的狭隘、吝啬的自私、嫉妒的心理。在完成一系列对“舍弃”的认识以后,长长地深吸了一口气,来了一个超长音,“成全,是得到,是实现,是铸就,是圆满,是要云云飘至,要风风吹起,要雨雨降落,是每一个心智健全者向往的景况”,酣畅淋漓。这便是凌之美文的节奏和旋律。
长句节奏舒缓,承载的内容更为饱满。凌之美文有一种磅礴的气象,那是作家的视界与格局。“有一种豁然,叫转弯”,采取了“思维转个弯,光明总相伴”“视角转个弯,视野更放宽”“道路转个弯,希望又闪现”“感情转个弯,得失皆是缘”“心态转个弯,一切皆适然”。“有一种活法,叫快乐”,用了四个“一种人”来谈人的不快乐,接着又是五个“快乐的人”写下了快乐的五种情状。这样的书写气象叠加,气势磅礴。同样,在“有一种进步,叫清零”中,用了五个“清零,需要……”句式表达了自己的清零态度。“有一种进取,叫守拙”连用了四个“守拙者”。“有一种美德,叫厚道”连用七个“厚道人”的短句表明了态度。酣畅淋漓。“有一种美好,叫欣赏”则连用了五个“用欣赏的眼光看……”句式。“有一种美境,叫淡然”连用了六个“一个人一旦拥有了淡然”句式,而后四个“淡然者”句式,五个“它需要……”句式,层层递进。
文学对于历史和时代的再现,对于社会生活的描绘,对于个体生命、人生情感的激励和浸润,时时刻刻。在肖凌之先生看来,他就是要以文载道,以文化人。如果你时常感到岁月蹉跎、生活一片混乱,睡前翻开这本书读上几页,你一定能找到解决人生难题的答案。
责编:龙文泱
一审:黄煌
二审:曹辉
三审:杨又华
来源:湖南日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