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4-17 11:37:27
图/文 熊朝阳
站在天子山巅,无人机在云海中划出优美的弧线。显示屏上,三千奇峰如一幅动态水墨长卷徐徐展开。这一刻,我忽然懂得,这七年参加武陵源航拍大赛历程,不仅是技术的精进,更是一场与峰林跨越时空的自我对话。
儿时初见武陵源的震撼,至今记忆犹新。那是个烟雨迷蒙的清晨,我踮着脚尖仰望雨雾中的峰林,石英砂岩柱在云雾中若隐若现,宛如仙境。没有相机的年代,这幅天然水墨画只能深深刻在心底。2016年,逢武陵源航拍摄影大赛开赛,当我带着无人机重返故地,童年的视觉记忆突然苏醒,原来我的审美启蒙,早在那时就已埋下种子。
七年间上千次的飞行,数万帧影像的积累,是无数个与晨光赛跑的黎明。记得某个暴雨初歇的清晨,凌晨三点起床驱车前往武陵源,与摄友们在天子山、黄石寨、袁家界等地守候。当第一缕阳光刺破云层,整个峰林瞬间化作沸腾的云海,《仙境武陵源》就此诞生。这样的神奇时刻,在武陵源的创作中数不胜数。无人机从冰冷的工具,渐渐变成了我创作的利器。
特别感恩武陵源的四时馈赠,春日烟雨中的朦胧诗意,夏季奔涌的云瀑奇观,秋日层林尽染的绚烂,冬季银装素裹的纯净。每一次创作都是与大自然的深度对话。当无人机穿越云层,突然遇见阳光为峰林镀金的瞬间,所有的等待都化作对神奇景观的惊叹。《魅力武陵源》等作品,正是这种震撼的艺术转化。
坚持七年,源于赛事公平开放的氛围。评委会始终秉持"以作品说话"的原则,让每个创作者都能获得平等展示的机会。源于景区对摄影创作人的友好,武陵源连续七年连续对摄影人门票和景区内交通全免。记得《银装素裹武陵源》获奖时,评委赛后点评"在航拍中看到了传统文人画的意境",这让我更加坚定技术要为艺术服务的信念。正是这种尊重摄影创作人的氛围,激励着我和众多的摄友不断突破航拍的艺术边界,尝试用不同视角重构传统山水美学。
七年时光,沉淀下的不仅是作品,更是一段珍贵的成长历程。那些与摄友们并肩守候的日夜,那些探讨参数、分享拍摄心得的时光,都成为创作路上最温暖的记忆。展望未来,期待第八届航拍武陵源开赛,我仍愿继续做武陵源的空中歌者,用无人机的轨迹谱写新的视觉诗篇。因为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永远有未被发现的视角,等待我们用创新的眼光去发现、去记录。
责编:马俊达
一审:马俊达
二审:曾益
三审:禹振华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