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下好防汛 “先手棋” 全力以赴护安澜

  常德融媒   2025-04-16 14:58:49

湘西北大地,沅澧水奔腾不息。在长江中游防汛“要塞”常德市,一场与时间赛跑的“备汛战”早已打响。

汉寿县沅南垸车脑防汛物资储备库,仓库管理员正清点防汛物资

从“头脑”决策迈向实干行动

4月初的洞庭湖平原,空气里已裹着湿气。在汉寿县沅南垸车脑防汛物资储备库,仓库管理员刘再斌正清点铁丝数量。他身后,2000平方米的仓库被帐篷、探照灯、救生衣等10余类物资填得满满当当,它们时刻准备,等待“召唤”。

这份紧迫感源自省应急管理厅的预警:今年汛期(4月至9月),预测省内气候年景偏差,降雨时空分布不均,阶段性降雨集中且局地极端性强,防汛备汛工作不容松懈。

防汛备汛重在防。为应对极端天气多发频发挑战,今年以来,常德市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防汛工作部署,紧扣“防大汛、抗大旱、抢大险、救大灾”总体目标,扎实推进隐患排查、责任落实、应急保障等关键环节,全力打好防汛备汛主动仗。

市委市政府统筹推动防汛备汛工作,2月以来密集召开专题会议部署落实。市委主要负责人、市政府主要负责人牵头召开全市汛期风险研判会,分析气象水文形势,明确防汛重点任务;市政府分管负责人通过视频会议调度复盘整改工作。市应急局、水利局联合开展多轮会商,印发《2025年全市防汛抗旱主要工作预安排》,动态调整4762处重点区域行政、技术及管护责任人,实现责任区“无盲点、零空当”。

澧县救灾物资储备中心,仓库管理员正调试应急照明灯

防汛是“瓷器活”就得有“金刚钻”

在澧县救灾物资储备中心,3万立方米砂石料堆成连绵“小山”,无人机正在高空巡检。“这些砂石能在2小时内覆盖全县13个险工险段。”澧县应急管理局防汛抗旱股工作人员李嘉峻领着记者深入仓库内部。这里,仓库工作人员正专注地对应急照明灯进行调试。一盏盏应急照明灯在工作人员的手中接受着严苛的检验,他们仔细检查线路连接是否稳固、灯光亮度是否达标,确保在断电等紧急情况下这些应急照明灯能第一时间亮起。

仓库内,各类防汛工具(如抽水泵、发电机、编织袋等)被整齐摆放于货架之上。抽水泵身姿敦实,时刻准备着在积水区域大展身手,迅速排除内涝;发电机线条硬朗,一旦遭遇停电,它将成为保障关键设备运行的“动力心脏”;编织袋层层叠叠,静静等待着被装满砂石,投身于堤坝加固等抢险任务中。每一件防汛工具都承载着使命,它们在仓库内严阵以待,只等一声令下,奔赴防汛抢险的最前线。

全市各地采用“实际储备+商业储备”相结合的模式,全力开展防汛物资储备工作。目前,共储备块石35万立方米、砂石料93万立方米、编织布156万平方米、编织袋 675万条。与此同时,针对防汛重点部位及险工险段,正在积极制定“以船代仓、以车代仓”的应急方案,旨在确保在关键时刻各类物资及力量能够迅速调配到位,切实做到“调得来、用得上”。

洞庭湖区重点垸堤防加固工程松澧垸段现场,工人们趁着晴好天气抓紧施工

与“洪峰”赛跑的“实战课堂”

夏汛未至,练兵正酣。在洞庭湖腹地的常德市,一场场贴着洪水“脉搏”跳动的特殊演练,正在重塑这座江城与江河共处的智慧。

烈日下的沅江河畔,武陵区丹洲乡太平村16组突发“险情”,抢险队员分作两队疾驰,一组用沙袋扎起月牙围堰,另一组沿背水面拉网排查。这是当地芙蓉街道和丹洲乡正开展联合演练。

百里之外的汉寿县防汛指挥部,10辆“以车代仓”砂石车引擎轰鸣。随着指挥长一声令下,400名抢险队员与20名技术骨干组成“人机协同编队”,长臂吊车将吨袋精准投送“决口”。这场暴雨中的突击演练,让应急预案从纸上变成现实。

在桃源县架桥镇、剪市镇、牛车河镇等多个乡镇以堤坝出现险情为背景,开展防汛抗洪和防御山洪灾害应急演练。

科技赋能正穿透防汛“最后一公里”。临澧县望城街道的演练现场,监测员发现强降雨致山体滑坡后,5支疏散组20分钟内将7户19名群众转移至安全点。得益于以“智慧应急系统+人工巡查”为支撑,提升了当地应对地质灾害的应急避险和防灾能力。

结合汛期新形势,全市修订防汛预案2500多个,组织地质灾害隐患点、山洪灾害重点村开展“一点一演练”,累计举办防汛培训111场、实战演练1363场,覆盖群众超6万人次。

航拍汉寿县开展2025年防汛抢险应急演练现场

沅澧水上“织铠甲”

澧水河畔,23米高的高压喷射灌浆机正进行水泥浆液的喷射灌注作业,机械臂划出的弧线与远处大堤的蜿蜒曲线叠合成奇异图景,工人们趁着晴好天气,正抓紧对堤垸除险加固。这里是国家150项重大水利工程——洞庭湖区重点垸堤防加固工程松澧垸段现场,88.77公里的战线如同一条蛰伏的巨龙,等待着与洪水的终极较量。

历史上,洞庭湖堤防90%以上的险情由管涌、散浸和滑坡所引发。“加固工程就像给洞庭湖堤防‘强身健体’,将容易发生管涌、散浸、滑坡险情的软基置换或加固,形成牢固的塑性混凝土防渗墙和堤基。”松澧垸项目安全总监黎世杰说。加固工程有很多是隐蔽工程,不能蛮干,要发挥智慧。他们采用高压喷射灌浆技术在提高堤坝防渗抗灾能力的同时,还具有开挖量小、施工方便、占地少、对邻近建筑物影响小等特点。

这种科技赋能正在重塑整个洞庭湖防汛体系。常德市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透露,全市加速推进水利工程建设,沅水和澧水流域177处水利工程和20处大堤“朝天口”工程全面竣工,极大地提升了流域的防洪抗灾能力。

在武陵区芙蓉街道和丹洲乡开展联合演练现场,应急救援队员进行围堰封堵“管涌”

常德市对41处重大隐患实施精准治理。这些隐患涵盖水利、地质灾害、内涝、交通等多个领域,其中水利隐患21处、地灾隐患8处、内涝隐患6处、交通隐患6处。针对这些隐患,常德市推行“一患一策”,目前已完成整改27处,其余隐患均制定专项度汛方案,落实专人值守和应急物资预置,确保风险可控。

目前,常德市正以“汛期不过、备汛不止”的紧迫感,持续完善防汛体系,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

责编: 吕珍

一审: 吕珍

二审:张马良

三审:周韬

来源:常德融媒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