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4-16 07:29:36
刊载于《湖南日报》2025年4月16日01、04版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李永亮
2025年春,一张从株洲发出的“英雄帖”,激发技兴三湘的百般豪情。
时隔3年,4月16日,湖南规模最大的职业技能大赛再次鸣枪开赛,1187名技能精英齐聚制造名城,同场竞技,共精技艺。
3年沉淀,大赛主题更迭,从“技行三湘”到“技兴三湘”。一字之变,更加彰显技能人才对实施“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和建设现代化新湖南的重要作用,更加展现湖南培育高素质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的创新作为。
信息技术迭代加快第四次工业革命步伐,先进制造业步履铿锵,一场顺势而为、蓄势而进,因赛而兴、以技强省的技能人才培育行动,在三湘大地徐徐铺展。
自2022年以来,湖南省组织开展省级各类行业竞赛130余场次。图为湖南省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集锦。(湖南省人社厅供图)
湖南技能人才超600万人
——健全政策体系,技能湘军兵强马壮
4月11日,“中国电力机车摇篮”株洲田心,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总成车间焊花绽放。
在中车首席技能专家、高级技师刘清和2000余名工友的共同努力下,一台新的智能重载电力机车,逐步从“图纸”变成产品。
1000公里外的朔黄铁路上,“国能号”呼啸而过,源源不断将山西的煤东运。
一年前,正是在刘清和工友们的努力下,国内首台新型智能重载电力机车在中车株机下线,实现朔黄铁路由单列万吨到3万吨的里程碑式跨越。
自2022年以来,湖南省组织开展省级各类行业竞赛130余场次。图为湖南省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集锦。(湖南省人社厅供图)
春暖潇湘,制造先行。
在春天里探访湖南先进制造业“优等生”,中联重科的全球最大吨位起重机、山河华宇的国产最大型无人运输机、铁建重工的超大直径盾构机等大国重器,无不饱含技术工人的智慧与汗水。
一流的湖南制造,呼唤一流技能人才队伍。
尽管通过近年来的不懈努力,湖南产业技术工人队伍的数量、质量均显著提升,但调研表明,技能人才长期供不应求,高级技工的求人倍率长期保持在2以上。基于庞大的人口基数和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湖南技术工人队伍建设依然任重道远。
培养技能人才,事关强省大计,事关百姓福祉。
去年6月,省委书记沈晓明在调研就业工作时要求,统筹抓好教育、培训和就业,着力培养紧贴市场需求、适应产业发展的紧缺人才。
省委副书记、省长毛伟明强调,提升劳动者技能水平、能力素质,完善育才、选才、用才工作体系,打造人才高地、抢占人才制高点。
自2022年以来,湖南省组织开展省级各类行业竞赛130余场次。图为湖南省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集锦。(湖南省人社厅供图)
人才聚,则事业兴。
立足职能职责,湖南人社部门加快建设一支素质优良、总量充裕、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的技能人才队伍,为打造先进制造业高地提供可靠坚强人才支撑。
“真正发挥技能人才应有的作用,全面唱响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湖南省人社厅党组书记、厅长李永军表示,要在健全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制度方面先行先试,加快培育高素质技能人才。
锁定为湖南“4×4”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提供技能人才支撑的远大目标,湖南先后出台《关于加强技能人才培养建设技工大省的意见》《关于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的实施意见》《建设新时代技能人才强省的若干措施》《湖南省职业技能培训补贴实施办法》《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技工教育高质量特色发展的若干措施》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初步形成长期规划与近期安排相结合、整体推进与分类开发相配套的职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政策体系,从体制机制上推动技能人才数量和质量同步提升,打造党委领导、政府主导、政策支持、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技能人才培养工作格局。
不断改革创新,健全政策体系,技能湘军兵强马壮。到2024年底,湖南技能人才超600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159万人。
自2022年以来,湖南省组织开展省级各类行业竞赛130余场次。图为湖南省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集锦。(湖南省人社厅供图)
今年新增技能人才30万人
——主动创新作为,畅通人才成长通道
春到潇湘,到处是职业技能“练兵场”。
湘南郴州,郴州技师学院与企业深度合作,打造“学院即工厂”“教室即车间”的特色人才培养综合实训平台,今年计划开展各类培训规模近7000人次,向社会输送专业技能人才1400余人。
莲城湘潭,2025届毕业生电工三级培训班日前开班,为50名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应届生提供强化训练。
洞庭湖畔,益阳艾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打造艾华学苑,设立导师团、授课讲师团、成长培训师,激励产业工人在生产实践中开展技术革新。
自2022年以来,湖南省组织开展省级各类行业竞赛130余场次。图为湖南省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集锦。(湖南省人社厅供图)
人勤春来早,功到秋华实。
实施“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建设现代化新湖南,对技术工人队伍的素质提出更高要求。
这是挑战,也是机遇。湖南人社部门抢抓机遇,多措并举,锻造更强技术工人队伍。
技工教育,是培养产业技术工人主阵地。全省招生的技工院校80所,将就业作为检验办学水平和质量的重要指标,推动学生“毕业即就业”,实现学生技能学习与职业发展之间无缝对接。
在校学一手、就业有技能。两组数据亮眼:技师学院毕业生签订协议和劳动合同率超过95% ,其中97%在企业一线技能岗位就业,省级及以上领军型高技能人才1706人,70%培养自技工院校。技能人才社会地位得到提升,“重学历轻技能”的传统观念正在凸显,结构性就业矛盾正努力得到缓解。
自2022年以来,湖南省组织开展省级各类行业竞赛130余场次。图为湖南省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集锦。 (湖南省人社厅供图)
从学位到岗位,只是技能人才成长一小步。大步向前实现技能进阶,更重要的是畅通技能人才成长通道。
湖南不断完善技能人才评价体制机制,积极构建以职业资格评价、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和专项能力考核等为主要内容的技能人才评价体系,推动技能人才评价与高质量充分就业同频共振、与产业转型升级同向同行、与技能人才成长同步发展。
湖南省健全新时代技能人才职业技能等级制度,形成由学徒工、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特级技师、首席技师构成的“新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制度,支持大型企业按规定评聘特级技师、设立首席技师,破解产业工人职业发展“天花板”,推动企业建立健全基于岗位价值、能力素质、创新创造、业绩贡献为主要因素的技能人才薪酬分配制度。目前,全省累计评聘特级技师109人,首席技师11人。
与此同时,一场覆盖全省的“技能照亮前程,匠心筑梦潇湘”职业培训计划展开。
通过健全终身职业培训制度,大规模开展职业培训,过去3年,湖南开展职业技能培训308万人次,一批又一批劳动者从无技谋生到一技傍身。
省人社厅整合部门资源,联合教育、工信、总工会等部门,构建“大培训”工作格局,努力探索实践需求导向的职业技能培训新模式。“互联网+职业技能培训”模式落地见效,有效缓解企业职工“工学矛盾”。“我的15分钟培训圈”形成“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终身培训网络。
目前,湖南已实现职业培训实名制信息系统省、市、县全覆盖,基本形成覆盖重点产业和区域中心城市的高技能人才培养网络。
湖湘大地涌现出“七ー勋章”艾爱国、“焊接花木兰”易冉、“舰船大匠”徐仲维等一大批大国工匠、技能大师。在他们的引领下,技能湘军越来越大、越来越强。
今年,湖南力争开展职业培训90万人次,新增技能人才30万人,新增高技能人才5万人。
株洲已连续10年举办“技能天下”职业技能大赛。图为选手参赛现场。(株洲市人社局供图)
行业竞赛3年带动100余万人练技能
——建立竞赛体系,提升技能人才社会地位
湖南省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开幕前夕,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实训室灯火通明。
因为一根缝线走偏,教师董青要求学生裁掉重做。
“赛场上,0.1分差距可能就是金牌和银牌的区别。”作为2022年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时装技术项目金牌获得者,董青深知,唯有匠心,才能让学生走得更远。
同为技能“花木兰”,湖南航空技师学院教师罗淑芬也在学校实训车间,指导学生备战大赛。
凭借夺得湖南省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金牌、全国职业技能大赛铜牌的优异成绩,罗淑芬2023年留校任教,成为该校最年轻的教师,已带出200余名数控专业技能人才。
株洲已连续10年举办“技能天下”职业技能大赛。图为选手参赛现场。(株洲市人社局供图)
技能大赛,年轻人成就梦想的舞台。
自2022年以来,湖南省组织开展省级各类行业竞赛130余场次,覆盖职业(工种)超过200个,带动全省100余万技能劳动者和院校学生学技术、练技能,培养选拔了一大批产业发展需要的紧缺型技能人才。
“举办职业技能大赛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湖南省人社厅党组书记、厅长李永军说,职业技能大赛在提升技能水平、树立行业标杆、推动产教融合、改变职业观念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
坚持政府引导、企业支持、社会参与的办赛模式,2018年,我省制订参加世界技能大赛三年行动计划,明确竞赛目标、任务和方向。
从2020年起,湖南省对接湖南核心产业、对接20条新型优势产业链、对接世界技能大赛和全国技能大赛,每年发布竞赛近50项,涉及120个左右职业(工种),其中直接服务千万级产业集群的有50多个职业(工种),每年选拔产业发展需要的紧缺型人才近2000人。
短短几年,以世界技能大赛和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为引导,全省职业技能大赛为龙头,省级行业技能大赛为主体,市州、企业和院校技能大赛为基础的职业技能竞赛体系,以赛促学、以赛促训、以赛促建的机制形成。
一些地方和单位对职业技能竞赛中涌现出来的优秀获奖选手给予重奖,并在落户、住房补贴、岗位津贴、授予荣誉等方面出台政策,进一步激发技能人才的创新创业动力。
株洲已连续10年举办“技能天下”职业技能大赛。图为选手参赛现场。(株洲市人社局供图)
株洲连续10年成功举办“技能天下”职业技能大赛,带动岗位练兵50余万人次,推动形成一支13万人的高技能人才队伍。
湘潭构建“以赛促学、以赛促练”竞技生态,累计培育“莲城工匠”等技能领军人才1000余人。
作为世界技能大赛砌筑项目中国集训基地,湖南科技工程技师学院连续四届助力中国选手斩获世赛金牌,培养出邹彬、梁智滨、陈子烽等一批“大国工匠”。
技兴三湘,能创未来。
从湖南省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举办的2022年,到2025年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全省技能人才新增70万人。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中,湖南代表团获3金3银7铜71个优胜奖,奖牌总数全国第七,中部六省第一。
责编:张咪
一审:张咪
二审:廖义刚
三审:周小雷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