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建斌 新湖南客户端 2025-04-15 13:24:44
笔耕不辍书心意,墨染华章绘真情。
镌细的文字,有着强大的感染力。一篇文章、一首诗、一句话甚至一颗字,都有可能引发我们共情,成为美的享受。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文字记载着人类久远的历史记忆,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和精神家园。
胸中有大爱,笔下含深情。豪情万丈、哀婉绵长,都是我们最真诚的情感表达。
愿你我,拿起手中的笔,写下心中的情,在喧嚣的尘世寻求片刻的安宁。
文/滕建斌
春草步步绿,春山日日暄。阳春四月,再进脉龙界,群山连绵、峰峦叠翠,漫山遍野长满桐子树。
人间四月芳菲尽,脉龙界上桐花开。村寨周围,前山后坡,溪边井旁,田间地头,房前屋后,漫山桐花竞相怒放。树树桐花争奇斗艳,白如雪,宛如梨花绽放;红似霞,仿若桃花灼灼。一簇簇、一团团拥满枝头,整个山头、山坡、山坳都被桐花覆盖。
清阳曜灵,和风容与。漫步在桐子花海里,花香扑鼻,心灵澄澈,自由散淡,空气润湿,清风飘荡。
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脚下,野草繁盛,那一抹抹新绿,生机盎然,空空的心灵,仿佛灌注了新鲜的血液,慢慢填满生机,令人心潮澎湃。
伫立在绽放的桐子花下,和风吹拂,瓣瓣桐花随风飘落,飘在头上、肩膀上,轻轻一转身,寄落在身上的花瓣呈圆弧形飘向远方。
大学毕业分配到咱果初中教书,四月第一个周末,学校组织家访,我们几个年轻教师被派往偏远的脉龙界·桐花寨走访。那时,从石堤河通往脉龙界·桐花寨的村级公路才开始修建,不能通行,我们寄放好从学校骑来的自行车后,徒步上脉龙界·桐花寨。
沿小溪溯流而上,晨光熹微,一湾溪水绕过开满各种野花的小山堡静静流淌,沙石铺底,溪水清冽,淙淙不绝。溪水上漂浮着或紫红或粉红或洁白的花瓣,它们成群结队,从上游一路随波飘摇而来,我仿佛闻到了溪水清新淡雅的幽香。
春山苍苍,春水漾漾,远近山坡上浅红的杏花,深粉色的桃花,举着小火把的紫云英,香气扑鼻的刺槐花开得正艳。路边那些摇曳的野花,五颜六色,千姿百态,有的能叫上名,有的叫不上。山涧石缝里溅出的水雾时而打湿眼睛,穿行在蜿蜒盘旋向上陡峭的山路,一路欢歌笑语。
那时的我们正当青葱岁月,个个眼中有神、心中有光、脚下有力、脸上有笑、脑子有想不完的事,身上有使不完的劲。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跋山涉水,我们终于到达了走访目的地——脉龙界。
此时,晨雾开始慢慢从山顶向四周散开,阳光斑斓,微风含香,登高望远,一览众山小。远山如黛,近水含烟、云里雾里、若隐若现。一种明耀的白,直抵双眼,那种强势的侵略,令我始料未及。山山岭岭,镶满素淡的白,置身于雪的童话世界,心旷神怡。
走访任务完成,已到中午。同事母亲给我们准备了丰盛午餐,老叔从柜子里取出自酿的苞谷烧,我们团团围坐在厢房火塘边开始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屋内火塘里熊熊火焰煎得锅里的腊肉发出“滋滋”响,觥筹交错、酒肉飘香、欢声笑语,其乐融融。屋外阳光明媚,山光水色,屋坎上的桐子树斜生出的枝丫遮挡了大半个厢房屋顶。火塘炊烟从瓦缝里袅娜升起,与翩翩起舞的蝴蝶、上蹿下跳的蜜蜂、衔泥筑巢的燕子,缓缓零落的桐子花瓣一起缠绵共舞。
几碗酒下肚,老叔兴致上头,滔滔不绝宣讲他的“英雄”事迹。
仔细打量老叔,年过花甲,身材高大魁梧,皮肤黝黑,眼睛炯炯有神,身板硬朗。端碗喝酒时露出充满力量的手臂,第六感告诉我老叔是个有“故事”的“硬汉子”。
老叔端着酒碗,带我们到门前院坝,一栋小巧别致的土家人居住的木房子便呈现眼前。
房子的正屋用清一色枞树做柱子修建而成,宽敞简洁。正屋的左边是土家吊脚楼,右边是厢房,整栋房子呈不对称的“凹”字形。房子装饰得非常精致。小青瓦、花格窗、司檐悬空、木栏扶手,吊脚楼走马转角,错落有致,门楣雕龙画凤,桐油漆过的板壁在阳光照射下熠熠生辉。
房前院落的青石板在阳光照耀下发出闪闪金光,院坝周围竹篱笆上,晾晒着刚腌制好的菜薹,发出淡淡清香,沁人心脾。极目远眺,桐花深处一栋栋依山而建的土家吊脚楼有的露出屋檐、有的露出屋顶……风拂花海,时隐时现,宛若仙山云海中的蓬莱仙阁。
老叔说,这房子是他爷爷修建的,有百余年历史了。
老叔的爷爷是脉龙界·桐花寨上早期榨油师,曾带领脉龙界·桐花寨上的百姓栽种桐子树、建油房,带领青壮年劳动力把榨好的桐油贩卖到里耶,从里耶买回盐巴、布匹、大米等生活用品。“一挑桐油下里耶,十挑大米上山来”,每到农闲卖油季节,脉龙界·桐花寨到石堤河这条“脉龙古道”十分繁忙,挑担桐油去里耶的队伍在这条蜿蜒盘旋的山路上前不见头、后不见尾,浩浩荡荡,蔚为壮观。
贩卖桐油的“爷爷”们源源不断地把外面的大米、盐巴、银圆等带回脉龙界·桐花寨,“爷爷”们目睹外面的繁华,决心改变山寨。聘请能工巧匠新建转角楼、吊脚楼,整修“脉龙古道”,凑钱从外地聘请德高望重的先生办私塾让娃娃们读书识字……脉龙界上桐花朵朵盛开,花香四溢、书声琅琅,土家吊脚楼拔地而起。
老叔挥舞着醉意的手指着堂屋褪色的奖状自豪地说:“我是脉龙界周边十里八乡的榨油能手,是公社、县、州劳动模范!”移步望去,堂屋板壁上贴满了密密麻麻的奖状,只是被远去的岁月侵蚀得面目全非,奖状上面的字多半不能认出,仔细辨认依稀可见“咱果公社什么能手、龙山县什么标兵、湘西州什么先进个人……”
老叔二儿子春华饶有兴趣地讲述家族光辉岁月。老叔家几代人都是脉龙界上榨油师,老叔从小随父亲在油坊里摸爬滚打长大,天智聪慧、踏实勤奋,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下,十六岁那年就接替父亲成为整个公社最年轻的榨油师。老叔子承父业成为榨油师的时候正是咱果公社油桐生产的高峰期。那时,油桐是咱果公社的主打产业,每个生产大队都建有油房,稍微大点的生产大队建有两个油房。咱果公社街道上到处建有油房。每到榨油季节,机器轰鸣、浓烟滚滚,油香飘飘。
老叔接手脉龙界·桐花寨上的榨油师时,脉龙界·桐花寨上的油桐产业面临桐子树老化、出油率低等问题,桐油产业走在整个公社的后面。老叔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凭年轻人一股不服输的蛮劲,带领社员扭转颓势。老叔带领农户开垦荒地扩大桐子树种植面积,加强管理,精耕细作,施肥除草,引进新品种。组织年轻榨油师去外地学习榨油技术,多方筹集资金改造油房、添置先进的榨油机器……
脉龙界·桐花寨上的桐花静静绽放,年复一年,在老叔坚持不懈努力下,脉龙界·桐花寨上的桐子树种植面积翻了一倍,产油量和出油率均得到大幅提升。特别是榨出的桐油纯度高、油色清淡、透明度好,享誉周边,远销国内外。各种现场会、观摩会陆续在脉龙界·桐花寨上召开,各种荣誉纷至沓来,古老的脉龙界·桐花寨如怒放的桐花一样鲜艳夺目。
夕阳西下,我们正准备打道回府时,老叔家小女儿秋实从桐花林里放牛回家,她右手拿着柳枝做成的牛鞭,左手高高举起用藤蔓做成的桐花花环,骑在牛背上笑嘻嘻地向我们招手。她用稚嫩的口音对我们说:“哥哥们莫走,留下来吃晚饭,吃完晚饭后我给你们讲桐花故事,带你们去看山那边的桐花,那边的桐花开得好美!”
夕阳洒落在漫山遍野桐花上,飘洒在秋实妹妹红彤彤的脸上。桐花朵朵开,嫩红的新叶衬着洁白的花瓣和浅红的花蕊,如同骑在牛背上向我们缓缓走来的“桐花妹妹”,大大方方、热热烈烈,对明天充满无限的希望和憧憬。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迈入新时代的脉龙界,当地政府围绕“桐花”资源大做文章。利用漫山遍野桐花走“桐旅”“文旅”“农旅”结合发展乡村旅游新途径。推出“油桐知识讲解,古法榨油工艺介绍,花地写生、花地摄影、花地诗歌颂”等丰富多彩的体验试活动吸引游客。如今,脉龙界·桐花寨乡村旅游如火如荼,前来旅游“打卡”人流如织。
蓝天白云之下,群山巍峨、峰峦起伏。万亩桐花如雪一般在山间绽放,白色的花海极为壮观,让人叹为观止。具有浓郁土家风情的“转角楼、吊脚楼、排扇屋”等传统木楼,依山而建,雕梁画栋、飞檐翘角,鳞次栉比,十分有层次感。寨前屋后是一层又一层的梯田,层层叠叠,一片翠绿。四周群山耸立,清澈的溪流潺潺有声,贯穿整个寨子。
诚挚邀请每一位文字爱好者写下您的佳作,新湖南客户端将为您分享美好。
投稿邮箱:hnrbxxfs@163.com
联系电话:0743-2132361
投稿须知请戳莫莫小编→字字含情投稿须知.docx
期待您的作品
专题入口→字字含情
责编:莫成
一审:莫成
二审:杨元崇
三审:张颐佳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