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金标 新湖南客户端 2025-04-14 18:03:06
新湖南客户端4月14日讯(通讯员 周金标)今天,100多名来自甘肃河西学院美术系和湖南幼专艺术学院的舞蹈教育专业师生,到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龙山县惹巴拉景区采风、写生。
太阳还未升起,在清晨薄雾中,美术系的学生们早已分散在古寨的巷道院落间,架起画板,用手中的画笔勾勒飞檐斗拱的线条,以油彩的厚度捕捉夯土墙面的岁月肌理,在景区标志性建筑冲天楼前,带队老师架起画板现场授课:“注意观察榫卯结构的精妙比例,屋檐的翘角弧度藏着土家人‘天人合一’的营造智慧。”颜料盒旁,几只彩蝶翩然停驻,仿佛古老村寨与青春笔触的无声对话。当最后一抹余晖掠过学生们的调色盘,土家文化的基因正通过年轻一代的画笔,在新时代的画布上晕染出传承与创新的瑰丽画卷。
舞蹈学院的师生们则到土家族聚居的古村落,通过“学、研、创”一体化的形式,系统学习土家族迎宾锣鼓、九子鞭与摆手舞三大非遗技艺,在山水与人文交融的课堂中探寻民族艺术根脉。“鼓点不仅是节奏,更是土家人与自然对话的语言。”摆手堂前,教学导师手持鼓槌,为师生们演示迎宾锣鼓的节奏密码,铿锵的鼓点既传递着土家人热情豪迈的待客之道,也暗含农耕劳作的节律智慧。“既要掌握鞭梢的控制力,又要理解舞蹈中祈福纳祥的文化寓意。”学生们在导师指导下分组练习九子鞭,清脆的九子鞭响与脚步节拍相和,展现出刚柔并济的美感。
“我们正与高校共建产学研基地,未来通过艺术展览、文创开发让传统村落焕发新生。”该景区负责人介绍说。随着越来越多艺术院校将写生、采风创作基地落户于此,惹巴拉这座活着的土家博物馆正以独特方式延续着文化传承的薪火,这场春日的文化奔赴,正让沉睡的非遗在青春血脉中重获新生。
责编:李璇
一审:莫成
二审:杨元崇
三审:张颐佳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