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文联 2025-04-14 14:50:39
4月7日,湖南省曲艺家协会在株洲市启动“中国速度 制造名城”新时代工业现代化曲艺创作采风活动。株洲,这座被誉为“共和国工业骄子”和“中国电力机车摇篮”的城市,曾创下新中国工业史上340多项“第一”,如今更以全国规模最大的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闻名世界——一杯咖啡的时间便能集齐一台高铁的上万个零部件,产品沿“一带一路”出口至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湖南省曲艺家协会的组织下,原中国曲协评书艺术委员会主任杨鲁平、山东曲协名誉主席孙立生、内蒙古曲协主席王占新、黑龙江曲协副主席陈占国、浙江曲协副主席蒋巍等全国曲艺名家及湖南省青年曲艺创演骨干共15人参加本次活动。曲艺家们深入工业重镇,以艺术视角解码“中国速度”背后的精神密码,用曲艺语言讲好湖南乃至中国工业现代化高质量发展的时代故事。
从“工业摇篮”到创作富矿:株洲底蕴赋能文艺创新
作为新中国首批重点建设的八大工业城市之一,株洲的工业基因与创新血脉为此次采风提供了宏阔舞台。在中车新材曲协主席、株洲市曲协常务副主席刘伟的带领下,曲艺家们先后走进中车株洲电力机车、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中车株洲电机、中车时代新材等企业。从见证中国轨道交通从跟跑到领跑的展览馆,到全球领先的智能化车间,艺术家们触摸着“大国重器”的制造脉络,记录下劳模工匠“毫厘之间铸匠心”的鲜活故事。在与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的座谈中,曲艺家们感慨:“这里诞生的不仅是中国高铁,更是无数中国人‘坐着自己造的车走向世界’的底气。”
以曲艺为桥,连接硬核科技与人文温度
“株洲‘万人助万企’的产业生态、‘秒级响应’的供应链奇迹,正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生动缩影。”湖南省曲协副主席、秘书长原野表示,本次活动紧扣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时“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的指示精神,通过曲艺创作将硬核工业叙事转化为有情感、有筋骨、有血肉的艺术作品,助力“制造名城”文化破圈。在采风交流过程中,曲艺家们提出,可以用实验室的钻研、车间里的汗水等细节展现科技工作者“十年磨一剑”的坚守,从“一带一路”出口故事中捕捉到民族艺术国际表达的灵感。
跨界共创:让工业史诗“听得见、传得开”
在中车电机公司总装车间,曲艺家们目睹了磁悬浮列车核心部件的精密装配过程。曲艺家即兴创作:“这毫米级的精度较量,何尝不是新时代的‘华山论剑’;这车间里的数控机场,何尝不是大国博弈的‘科技战场’?”采风过程中,中车株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颜常青、中车株所党委宣传部副部长欧丹、工会高级经理向晓清、工会副主席徐俊、工会办公室主任纪方、党委宣传部副部长曹书为等企业代表先后参加活动并与艺术家们围绕“如何让曲艺展现中国制造的速度”展开交流讨论。据悉,此次采风成果将转化为相声、小品、评书、快板书、情景剧、长沙弹词等多元作品,通过参与湖南省文联“笑满三湘”文艺志愿系列演出等活动,锤炼出一批工业现代化主题的曲艺精品。
原野强调,此次活动不仅是对湖南“三高四新”战略的文艺响应,更是探索工业文化与传统文化融合新范式的重要实践。当“共和国工业骄子”遇上中华曲艺瑰宝,一场跨越行业的“双向奔赴”正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人文动能。
责编:周听听
一审:周听听
二审:张马良
三审:周韬
来源:湖南文联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