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评|施俊杰:用镜头定格时代光影,记录湖湘文化的独特性——第二十届湖南省摄影艺术展览侧记

  湖南文联   2025-04-14 14:49:53

文|施俊杰

湖南省摄影艺术展览是湖南省举办的历史最悠久、影响最广泛、规模最大的全省性摄影艺术展览。自1973年创办以来,已成功举办19届。由湖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湖南省摄影家协会主办的第二十届湖南省摄影艺术展览已经正式启动。本次展览既是对湖湘本土文化的深度挖掘,也是对湖南摄影艺术生态的全面激活,更对全省摄影行业的发展具有多重深远意义。

一、探索技术与艺术的融合,引领行业创新

图片

何建勋《沉船考古(AI影像)》

在人工智能与数字技术蓬勃发展的背景下,第二十届湖南省摄影艺术展览也在不断探索技术赋能摄影的可能性。本次摄影展的本次征稿设置的6大类别中,特别增加了AI、VR影像类投稿。活动开展以来,收到了很多利用最新的AI技术创作的摄影作品,比如何建勋的参赛发表作品《沉船考古(AI影像)》采用中心构图法,以锈迹斑斑的沉船为视觉核心,通过潜水员、珊瑚、游鱼环绕分布,形成“众星捧月”的空间布局。冷调蓝色水域搭配珊瑚的橙红、鱼类的明黄与亮橙,形成高饱和度冷暖对比,强化海底世界的奇幻感。沉船的锈色与海洋生物色彩碰撞,凸显出历史遗迹与生机自然的碰撞融合,既突出考古主题,又平衡画面动势,构建出层次分明的水下叙事场景,营造出神秘而震撼的视觉氛围,实现自然美学与人文探索的双重表达。

二、推动摄影与地方文化深度融合,强化地域特色

图片

郭士奇《台上台下》

湖南摄影展览历来注重通过影像记录地域文化的独特性。例如,第六届“乡愁湘韵”展览以湖南戏曲为主题,通过110幅作品展现了湘剧、花鼓戏等20余个剧种的传承场景,以光影定格非遗的动态魅力。第二十届湖南省摄影艺术展览仍将延续此类主题,并进一步强化摄影作为文化载体的功能,用镜头构建湖湘文化的视觉档案。郭士奇的参赛发表作品《台上台下》,表现了春节期间火宫殿一座古色古香的大戏台上的动人瞬间,演员身着华丽精致、色彩斑斓的戏服,举手投足间尽显功底。摄影家采用俯视视角构建双层空间,通过舞台(前景)与观众群(中后景)形成“台上台下”的直观对比,来强化戏剧化叙事。舞台框架(立柱、栏杆)构成天然画框,引导视线聚焦表演主体,同时通过人群密集的台下场景,烘托热闹氛围。台上表演者服饰因动态形成模糊轨迹,展现舞蹈韵律;台下观众静态聚集,形成“动与静”的视觉张力,凸显表演的吸引力。这件作品既展现艺术表演的动态美感,又记录观众对文化活动的热情参与,传递传统文化传承中的双向互动,兼具纪实性与人文温度。

三、助力文旅融合,提升湖南文化影响力

图片

雷中祥《畅游莽山》

摄影艺术与文旅产业的深度融合,本质上是将“视觉经济”转化为“体验经济”和“文化经济”。这种趋势不仅为旅游业注入新动能,更通过影像的传播力实现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本次展览的参赛发表作品中,如雷中祥的《畅游莽山》、贺慧君的《东洲启航》、刘玉龙的《明月曾经照古人》等,通过展现湖湘大地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牢牢地吸引了观众的目光,既突出湖南的历史底蕴与自然禀赋,又强化地域文化标识,不仅能为各地文旅推广提供素材库,还能通过展览扩大传播半径,吸引更多游客和投资者关注湖南的文旅。在未来,随着摄影技术迭代与市场规范的完善,二者的结合将向更精细化、差异化方向发展,成为推动城市更新与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

图片

贺慧君《东洲启航》

图片

刘玉龙《明月曾经照古人》

四、强化社会价值表达,构建影像叙事的话语权

摄影不仅是艺术表达,更是社会现实的记录工具。第二十届湖南摄影展览还将进一步强化摄影的社会功能,希望通过这种“以图证史”的叙事实践,来构建湖南摄影在全国艺术版图中的文化话语权。例如刘鸿玮的参赛发表作品《月光下的建设者》,记录下了工人们正有条不紊地进行电子大屏幕的安装工作时,一轮皎洁的月亮悄然从天边升起的瞬间。作品通过红色安全帽、黄色安全服与冷蓝夜空形成高饱和色彩碰撞,金色火花点缀其间,既符合工地场景的色彩特征,又通过视觉冲击强化主题表达。建设者在月光下的工作瞬间,将劳动场景与自然月色结合,呈现国家基建成就与城市发展细节,既传递了时代精神,又赋予画面诗意内涵,实现人文关怀与艺术美感的统一。

图片

刘鸿玮《月光下的建设者》

第二十届湖南摄影艺术展览是推动湖南摄影行业发展的多维引擎,其意义将远超一场普通的文化艺术活动。在文化层面,它是文化传承的视觉纽带;在艺术层面,它是激发创作活力与美学探索的积极尝试;在社会层面,它构建了一座公众与时代的对话场域;在经济层面,它不断探索摄影作品的可持续价值。这些综合效应将助力湖南摄影从“地域性实践”向“全国性标杆”迈进,一方面为文化强省战略注入鲜活的艺术力量,另一方面也为中国摄影艺术的多元化发展注入更多的“湘派力量”。

责编:周听听

一审:周听听

二审:张马良

三审:周韬

来源:湖南文联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