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数赋绿,推动数字化技术与绿色化融合发展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4-14 09:14:34

谢楠

近年来,“数字经济”“绿色低碳”“双碳战略”持续成为发展热词。以人工智能(AI)为代表的数字化技术加快渗透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刻改变传统产业结构与运行方式。与此同时,数字化技术基础设施本身的能耗与碳排放问题也逐步显现,甚至在短期内可能加重碳排放压力,构成绿色发展的潜在制约。

2024年8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中国的能源转型》白皮书指出,当前我国正处于能源结构深度调整的关键阶段,需统筹推进非化石能源替代与能耗、碳排放双控制度建设,强化对高能耗新兴业态的风险防范和管理引导。2025年2月,湖南印发《湖南省绿色智能计算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2025—2030年)》,积极响应国家部署,围绕绿色智能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率先探索。作为全国较早发布该类专项规划的省份之一,湖南明确提出以“绿色+智能+融合”为方向,探索算力电力协同发展路径,并推动绿色智能计算在经济社会各领域加快落地。其中,绿色算力不仅承担着智能化应用的基础支撑任务,更成为推动人工智能(AI)绿色发展的核心依托。

具体实践方面,以人工智能(AI)为代表的数字化技术本身并非绿色化的对立面,而是有望在能效调控、碳排管理、节能提效等关键环节提供精准支持。以湖南中烟常德卷烟厂为例,企业构建了智能化产能分析系统,通过实时数据分析精准调节产能,有效对冲市场波动带来的资源浪费,实现单箱综合能耗下降18.02%、碳排放强度累计降幅达26.49%。由此而言,数字技术在提升绿色治理精准性、增强资源配置效率、缓解企业决策不确定性方面,已展现出积极作用。

但也应看到,当前湖南在推进绿色化和数字化技术融合过程中仍面临诸多现实难点。一方面,部分企业在绿色转型中面临市场不确定性强、回报周期长等挑战,缺乏内生驱动力;另一方面,绿色项目在实施过程中与数字基础设施融合不足,协同机制尚未成熟。为破解“绿色悖论”,推动以人工智能(AI)为代表的数字化技术与绿色化深度融合,建议从以下三个方面发力:

立足《湖南省绿色智能计算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在现有绿色供能基础上,探索从单一能源绿色化向数字系统与绿色路径协同融合的方向转型。湖南在绿色能源与智能算力融合方面已取得阶段性进展,但相关举措主要集中在绿色电力供给层面,尚未构建起涵盖数据生成、能耗调节、碳排反馈等环节的系统协同机制。建议通过人工智能(AI)优化算力调度策略、提升用电负荷响应能力、增强碳排放数据的实时分析与预测精度等方式,有效促进绿色能源的集约化利用和碳排放的精准管理,为实现绿色目标提供关键支撑。

优化绿色金融工具配置逻辑,强化以大数据、人工智能(AI)为代表的数字技术在绿色融资识别、评估、管理和服务全流程中的协同功能。近年来,湖南省在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等方面持续推进,并在工业、农业、生态修复等重点领域取得初步成效。但总体来看,绿色资产识别机制尚不完善,绿色项目数字画像能力有待加强,部分项目存在融资门槛高、资金匹配难的问题。建议构建绿色资产数据库,并利用人工智能算法构建智能识别模型,实现项目环境表现的实时评估与风险分级,提升绿色项目识别的标准化、动态化水平。

健全协同绩效导向机制,完善以人工智能(AI)为代表的数字化技术与绿色化融合成效的绩效评估制度。在当前绩效评估体系中,绿色发展指标较为单一,主要集中在能耗总量、碳减排量等方面,难以全面反映数字赋能在节能提效、系统调控、过程优化等方面的间接贡献。建议构建以人工智能(AI)为代表的数字化技术覆盖率、协同治理水平等多维指标体系,引导绩效导向由静态减排向动态协同转型。

在破解“绿色悖论”的道路上,湖南持续在制度集成、机制重塑、路径优化等方面发力,正逐步构建起以融合促转型、以协同提效能的绿色发展新格局,有望为全国数字化技术与绿色化融合发展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湖南样本”。

(作者系湖南师范大学教授)

责编:万丽君

一审:万丽君

二审:易博文

三审:王礼生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