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11 18:13:41
蒋连波 新宁县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
摘要:新时代背景下,党建引领成为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本文立足医疗健康服务体系改革实践,探索党建与医院管理深度融合的创新路径:通过构建三级联动组织架构筑牢治理根基,实施"双培养"工程锻造复合型人才梯队,依托智慧党建平台实现管理效能跃升。在健康服务领域,创新构建医联体协同共建机制,以红色医疗先锋队推动优质资源下沉基层,打造"一支部一特色"服务品牌矩阵,切实将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惠民服务实效,使健康服务在精准对接群众需求中焕发新活力,为构建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体系提供实践范本。
关键词:党建引领;医院管理;健康服务;协同机制;品牌建设
当前,医疗服务体系面临着优质资源分布不均、服务供给精准度不足等现实挑战,亟须通过管理创新激活内生动力。党建工作作为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政治保障,其组织引领力与价值凝聚力为破解难题提供了全新视角。本文聚焦党建与医院治理的有机融合,系统探索三级联动架构搭建、复合型人才培养、智慧管理平台建设等实践路径,同时立足健康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求,着力构建医联体协同共建、基层健康帮扶、特色品牌培育等创新机制,旨在为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提供可借鉴的理论框架与实践经验。
一、党建引领医院管理创新的实践路径与模式探索
1.1组织筑基:构建“党委-支部-党员”三级联动架构
公立医院管理创新的核心在于强化党组织对治理体系的引领作用。通过构建“党委-支部-党员”三级联动架构,形成纵向贯通、横向协同的责任链条,使党建工作深度嵌入医院运营全流程。党委层面立足顶层设计,统筹制定战略规划与制度规范,将党建目标与医疗服务、学科建设等核心任务深度融合,确保发展方向与政策导向同频共振。支部作为承上启下的枢纽,依托科室实体化建设,将组织生活与业务研讨相结合,通过设立党员示范岗、责任区,推动支部在医疗质量管控、患者满意度提升等具体工作中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党员个体则以先锋示范为驱动,在临床一线、科研攻关、应急救治等场景中主动亮身份、践承诺,通过“党员联群众”机制带动团队协作,形成“关键岗位有党员、困难任务见党员”的常态格局。三级联动架构通过定期联席会议、动态考核评价等机制保障运行实效,既强化了党委对重大决策的把控力,又激活了基层支部与党员的创新动能,为医院管理模式转型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与行动逻辑[1]。
1.2人才强基:实施“双培养双带头人”育才工程
人才队伍建设是医院管理创新的核心驱动力,而“双培养双带头人”育才工程正是破解党建与业务“两张皮”问题的关键切口。“双培养双带头人”育才工程以“将业务骨干培养为党员、将党员培养为学科骨干”为双重目标,通过“学科带头人兼任支部书记”的机制,实现党建能力与专业素养的同步提升。实践中,医院党委建立动态人才库,重点遴选政治素养高、业务能力强的中青年骨干,依托专题培训班、导师结对、挂职锻炼等多元路径,系统强化其党务管理、学科建设与团队领导能力。在临床科室层面,推行“双带头人”负责制,要求支部书记既牵头组织生活规范化建设,又主导科研攻关、技术革新等学科发展任务,促使党建工作与医疗服务质量提升形成双向赋能。同时,建立党员与群众“1+N”帮带网络,通过病例讨论、技能竞赛等载体,将思想政治引领融入日常诊疗实践,既培育了“党性强、技术精”的复合型人才梯队,又激活了科室内部的协同创新活力。该工程通过制度化的考核激励与动态评估,保障人才培养的可持续性,为医院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与组织动能[2]。
1.3数字赋能:开发智慧党建云平台助力精细管理
数字化转型为新时代医院党建与管理的深度融合提供了技术支撑,而智慧党建云平台的构建正是这一转型的实践载体。该平台以“数据互通、流程再造、效能提升”为核心理念,通过整合党务管理、党员教育、监督考核等功能模块,实现党建工作的可视化、标准化与动态化。在基础架构上,平台依托多端口集成技术,将“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党员发展等常规党务流程迁移至线上,通过智能提醒、电子台账、进度追踪等功能,精准掌握党组织活动覆盖率与党员参与度,有效破解传统党建中存在的碎片化、滞后性问题。在资源整合层面,平台搭建“云端学习库”,汇聚政策解读、廉政教育、医疗伦理等专题课程,支持党员按需开展碎片化学习,并利用AI算法分析学习行为,生成个性化能力提升建议,推动理论学习与职业发展有机统一。智慧党建云平台不仅重构了党务管理流程,更以数据驱动决策优化,使党建工作从经验判断转向精准施策,为医院管理现代化注入科技动能。
二、党建引领健康服务新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2.1体系重构:建立党建加医联体的多元协同机制
医疗联合体建设是破解区域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的重要抓手,而“党建加医联体”协同机制的构建,则为实现跨机构、跨层级的高效协作提供了制度保障。该机制以党建引领为核心,通过建立医联体内部党委联席会议、联合党组织等载体,打破传统医疗机构的行政壁垒与利益藩篱,推动优质资源向基层辐射。具体实践中,上级医院党委牵头成立医联体党建联盟,统筹制定章程规范,明确成员单位在技术帮扶、人才培养、学科共建等方面的责任清单,并以党组织共建形式设立远程会诊中心、联合质控小组等实体化协作单元,确保党建目标与业务目标同部署、同落实。为强化执行效能,联盟内推行“党员骨干跨机构轮岗”制度,组建跨院际的党员专家突击队,定期下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带教查房、手术示教,同步建立联合培训基地,将党性教育与全科医学能力提升课程深度融合。同时,依托智慧党建云平台搭建医联体信息共享端口,动态追踪党员参与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等关键环节的表现,形成“服务数据—组织评价—改进反馈”的闭环管理。这一机制既通过党组织的政治引领凝聚了医联体发展共识,又以制度化的协作框架激活了资源共享与能力提升的内生动力。
2.2资源下沉:组建红色医疗先锋队开展健康扶贫
健康扶贫是践行医疗卫生事业公益性的重要举措,而红色医疗先锋队的组建则成为推动优质资源向薄弱地区延伸的关键抓手。该机制以党员骨干为主体,通过“党委统筹规划、支部结对认领、党员主动请缨”的动员模式,将三甲医院的技术优势与基层群众的健康需求精准对接。先锋队成员由临床、护理、公卫等领域的党员专家组成,采取“定期巡回+驻点帮扶”相结合的形式,深入偏远山区、革命老区开展“五个一”行动:即举办一场健康宣教、开展一次疾病筛查、建立一套健康档案、培训一批基层村医、结对一户困难家庭。在具体实践中,队伍不仅通过“流动诊疗车”“家庭医生签约”等形式送医上门,更注重激活基层医疗机构的“造血功能”,例如在驻点帮扶期间协助乡镇卫生院建立慢性病管理系统、规范急诊处置流程,并通过“师带徒”机制培养本土化技术骨干。为强化服务实效,医院党委将先锋队工作纳入党员积分考核体系,设立“健康扶贫贡献度”评价指标,将帮扶时长、技术带教成果与职称晋升、评优评先挂钩。这一模式既缓解了基层群众“看病难”问题,又在实践中锤炼了党员医务工作者的责任意识。
2.3品牌塑造:培育“一支部一特色”服务示范项目
以基层党组织特色化建设为抓手,“一支部一特色”服务示范项目通过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将科室专业优势转化为惠民服务品牌,形成“党建领方向、支部创品牌、群众得实惠”的良性循环。医院党委立足临床科室职能定位,引导各党支部围绕群众健康需求开展“需求调研-立项论证-品牌孵化”三轮驱动:内科支部聚焦慢性病管理打造全周期健康管家,外科支部立足术后康复推出“阳光康复驿站”,医技支部结合影像诊断优势创设“云端读片会诊”等。在品牌建设过程中,支部党员通过组建专项工作组,整合科室资源优化服务流程,例如门诊支部以患者就医痛点为导向,开发一站式导诊、错峰预约等便民举措;护理支部针对特殊人群需求,设计安宁疗护病房、家庭护理培训等个性化服务模块。为保障品牌实效,党委建立“动态评估+星级认证”机制,组织跨学科专家从服务覆盖面、技术含金量、患者满意度等维度开展阶段性评审,推动优质项目纳入医院标准化服务体系并全院推广。使“党建红”与“健康蓝”在惠民实践中交相辉映,为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注入创新活力。
结束语:党建引领医院管理创新,通过机制重构、资源整合与品牌赋能,实现了健康服务模式从碎片化向系统化、从粗放型向精准化的转型升级。实践证明,以组织优势激活内生动力、以人才培育强化专业支撑、以数字技术提升协同效能,是公立医院践行社会责任、满足群众多元化健康需求的关键路径。未来需持续深化党建与业务的融合创新,在制度完善、技术革新、服务深化中探索可持续发展新范式,为推动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具示范价值的实践经验。
参考文献:
[1] 吕新新,阳昊,张馨,等.党建引领 精益管理 助力医院高质量发展[J].中国医院, 2021, 25(10):3.DOI:10.19660/j.issn.1671-0592.2021.10.17.
[2] 俞瑜.新时期党建引领医院精细化管理实践[J].管理学家, 2022(22):13-15.
责编:周洋
一审:周洋
二审:曾佰龙
三审:邹丽娜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