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湘都市报 2025-04-10 19:38:18
文/视频 三湘都市报·新湖南客户端全媒体记者 杨昱
4月9日,新修订的《婚姻登记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公布,自2025年5月10日起施行。把民法典中的“离婚冷静期”写进了条款,户口簿不再作为结婚登记的必备材料,还将逐步开放婚姻登记“全国通办”。
10日,三湘都市报记者采访了参与《条例》修改的浏阳市民政局婚姻登记中心主任张剑,解析《条例》实施后将带来哪些改变。
婚姻登记处工作人员正在向新人颁发结婚证。(资料图)
为预防重婚、骗婚加设双重保障
对比现行《婚姻登记条例》,《条例》融合了民法典涉婚姻的相关要求,如:在离婚登记条款中“离婚冷静期30天”的概念。同时,取消了对户口簿的审查和地域管辖,实行“全国通办”。
对于婚姻登记无需户口簿,很多民众表示不理解。对此张剑表示,“取消户口簿,既有利于为婚姻当事人提供快捷的服务,同时也是保护当事人婚姻自由的重要体现。”
张剑解释道,“从以往的婚姻登记情况来看,新人因各种原因不能提供户口簿可以前往公安户政部门出具户籍证明替代办理的,以往出现过的父母用扣户口簿的方式干涉子女婚姻等情况,事实上也不可行,关键还是要从父母正确引导和社会的婚前教育入手。”
针对民众担心出现的重婚、骗婚等行为,为预防违法婚姻登记行为,《条例》在技术支撑和惩戒机制上加设保障。明确了国务院民政部门统筹规划、完善全国婚姻基础信息库,会同外交、公安等有关部门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建立健全信息共享机制,保障婚姻信息准确、及时、完整、安全。同时,对出具假证件或声明的当事人,将依法追责并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
“实行‘全国通办’,长期外出工作、生活、学习的当事人,可直接在当地登记结婚,省时又省力。”张剑表示,浏阳民政目前已对1950年5月以来50余万份婚姻登记电子档案进行挂接和校对,同步共享至全国婚姻登记电子数据库,率先在全省开展了集中补领结婚登记证工作,办事群众在婚姻登记窗口便可实施在线查询、打印,实现了查档“秒办理”。
新人持长沙民政特制的“大结婚证”合影。(资料图)
助推婚姻登记机构做优服务
“《条例》的出台,也对婚姻登记机构的服务提出了新要求。”张剑说,从硬件上看,《条例》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采取措施提升婚姻登记服务水平,加强婚姻登记场所规范化、便利化建设。从软件方面来说,增加的婚姻家庭服务,需要充分发挥专业人员和其他社会力量在婚前教育、婚姻家庭关系辅导等方面的作用。
以浏阳市民政局婚姻登记中心为例,自2021年1月1日实施“离婚冷静期”以来,就聘请了资深律师、家庭教育老师、婚姻家庭指导师、心理咨询师等专业人士成立专家顾问团。面向社会公开招募来自浏阳市妇女儿童工作智库、心理咨询机构、学校等各领域的8名老师,每周定期以免费公益服务的形式在婚姻登记中心轮流值班,对申请离婚的当事人进行婚姻家庭辅导和心理咨询服务。据统计,浏阳市民政局婚姻登记中心自成立以来,共开展婚姻家庭纠纷调解服务30493次。其中,现场调解办理离婚人数21984对,调和率达42%,有效化解了社会矛盾。
责编:杨昱
一审:杨昱
二审:黄娟
三审:周文博
来源:三湘都市报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