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农业协同发展!韶灌局与湖南农大正式启动“五个落地”深度合作计划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4-10 17:14:47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4月10日讯(通讯员 刘芳)4月8日,湖南省韶山灌区工程管理局到湖南农业大学调研,与该校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围绕“共建产学研基地,深化合作机制”展开座谈,正式启动“五个落地”深度合作计划,标志着韶山灌区在水利工程与现代农业融合发展领域迈出创新步伐。

韶山灌区是湖南省规模最大的引水灌溉工程,自1966年建成以来,在农业灌溉、生态保护、防汛抗旱等领域发挥了关键作用,并获评多项“国字号”荣誉,是水利现代化转型的标杆。湖南农业大学作为省内一流农业高校,培养了大批农业及水利行业技术人才。2024年底,湖南省韶山灌区工程管理局、湖南农业大学开启战略合作,共建产学研基地挂牌,并开展农业水土工程综合实验技术培训、渡槽工程技术交流等。

座谈会上,双方确立了“五个落地”深化合作路径——

一是科研项目落地。聚焦“水安全一水生态一水经济”链条,重点攻坚水源保护、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农业灌溉、水利工程建设等方面,联合申报国省科研项目。

二是实训课程落地。以韶山灌区为实例,联合开发水利工程、农田水利、信息化、思政类等课程,建设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水利与农业融合的实训平台,将灌区186公里干渠转化为“移动课堂”。

三是标准体系落地。联合编制行业技术规范,如发布《韶山灌区水资源评价技术规程》、制定《智慧灌区标准化管理指南》、编撰《灌区工程管理实训手册》等,形成可复制的“韶灌模式”。

四是人才互动落地。实施“双导师制”,推动农大导师到灌区搞科研、带项目,灌区高级工程师到农大担任实践导师,双栖培养技术骨干;实施人才培养互动机制,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和灌区人才引进;通过开展科研合作、水利论坛等活动,推动高校院士到灌区开展学术交流、指导水利研究。

五是合作共建落地。定期开展技术攻坚、组织举办各类比赛等,开展联合主题党日活动,促进双方党建共建。依托韶山灌区工程,积极推动中非水资源论坛落地韶山。利用人才、技术、项目资源等优势,双方优先开展规划设计、文化等咨询服务。

双方表示,要建立长效合作机制,探索符合政策要求、时代特色以及湖湘文化的创新合作模式。并期待双方合作在年内取得实质性突破,如在科研转化方面,争取1个省级项目落地,形成中稻种植灌溉实验研究成果;在人才培养方面,计划联合培养5名双栖导师;在社会效益层面,通过进一步整合高校科研力量与灌区实践平台,推动技术攻关与成果转化,助力灌区现代化升级,让科研成果直接惠及韶山灌区140余万名群众。

责编:彭婷

一审:彭婷

二审:颜石敦

三审:白培生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